儿童乐园转正申请表范文.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儿童乐园转正申请表范文 星期天一早,爸爸对我说:“今天爸爸妈妈带你到儿童乐园去玩。”我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来到儿童乐园,我一看,啊!这里可真热闹。一此小朋友拉着妈妈、爸爸的手,欢快地蹦着、跳着。我看到这情景,也拉着妈妈的手。向前奔去。来到高大的观览车前,我好不易才挤到一个座位,我赶紧登上了车。随着观览车的转动,我们徐徐上升,我的视野也渐渐开阔,终于,我来到了顶峰。輩举目向下望去,市区的全景跃入了眼帘,真美呀!看,街道宽阔而平坦,居民区内,一座座楼房美观、整齐,豪华的商场比比皆是。接着,我又被碰碰车场那一阵阵欢笑声吸引过去。我驾驶的是一辆红色小车。“嘭!嘭!”由于司机的失误,引起了多次“车祸”。慢慢地,我摸清了方向盘的脾气,一有“险情”就马上转弯。就这样,我闯过了一道道“险关”。我正洋洋得意时,突然,一辆蓝车直向我开来,眼看就要撞上了,好险!可是我只顾车前却忘了车后,只听“嘭”一声,我被后面的黄车撞上了。我被颠得跳了起来,不禁恼怒万分,我狠狠地瞪了蓝车驾驶员一眼,开足马力,就像当年邓世昌冲向“吉野号”那样。只听天崩地裂一声响,两车相撞了。这下,可把那个蓝车驾驶员震得不轻。然后,我又玩了蹦床。我借助蹦床的弹力,弹了一米多高。我蹦呀蹦呀!这时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压住了好几个小朋友。顿时,笑声、喊声、蹦跳声交织在一起,组成一首欢乐的交响乐。后来,我又玩了赛车、脚踏车、迷宫、吊篮等游戏。直到太阳升到了最高处,我才恋恋不舍地走出了大门,但还回头望着,望着,…… 目的: 1.巩固画各种动态人物的技能,学习简单的画面布局。 2.进一步培养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准备: 1.春天树林的背景图一幅。 2.教师用吹塑纸剪制的大型运动器具(如滑梯、秋千、跷跷板、攀登架、小火车等)以及用油画棒绘制的两个动态不同的人物(如图一)。 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出示背景图。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画,你们看美不美?(引导幼儿从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讲述自己的感受) 2.这是公园的一角,这里有一片美丽的树林,树林里有块空地,想一想,这里可以放什么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讲述) 3.出示剪制的大型运动器具。我们把这些大型运动器具搬到树林里去,好吗? 二、讨论画面布局 1.滑梯放在哪里比较合适?(滑梯比较高大,如果放在前面会把后面的物体挡住,因此放在后面比较合适) 2.攀登架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可以放在中间靠左处,与滑梯前后交错) 3.跷跷板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可以放在前面,因为它比较低) 4.小火车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可以放在画面的最前面,并靠边) 5.秋千放在哪里比较合适?(挂在树上) 6.你们瞧,现在的公园更像什么了?(儿童乐园) 三、学习绘画不同动态的人物 1.儿童乐园真好,不过好像还缺少点什么,怎么办?(自画、自剪人物,然后贴上去) 2.出示范例(如图一)。老师请了两位小朋友来玩,你们能看出他们正在玩什么吗? 3.教师根据幼儿意见,将两个范例分别放到相应的运动器具上,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动态与器具特点的关系。 4.教师示范画出坐、跑、攀登等动态人物。 5.幼儿绘画各种动态的人物,要求幼儿颜色搭配要和谐,涂色要均匀,人物要剪得光滑、细致。 6.幼儿把自画人物“送”到儿童乐园去玩,教师按幼儿的意愿,将其作品一一贴在相应的运动器具上(如图二) 7.教师选择一件作品,从其色彩,动态等方面进行讲评,然后请几名幼儿参加讲评。 四、游戏 1.幼儿根据教师口述的要求,模拟相应的动作。如教师说“现在玩跷跷板”,幼儿立即说“跷呀跷”,边模仿玩板的动作。 2.我们一起造的儿童乐园太好玩了,让我们以后再一起玩吧。

文档评论(0)

132****01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