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与制造 杨玉芬 (成都深冷液化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 结合实际,从结构,设计、制造及检验等方面对管壳式换热器进行了论 述,可为同类设备设计提供思路及一定借鉴。 关键词: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制造; 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由一个壳体和封闭在壳体中的管束所 构成,冷、热流体之间通过管壁进行换热的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较简单, 操作可靠,可用各种结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 用。管壳式换热器作为一种传统的标准换热设备,在化工、炼油、动力、核能 及其他工业装置中得到普遍应用。 1. 管壳式换热器的分类及其优缺点 由于管内外流体的温度不同,因此换热器的壳体与管束的温度也不同。如 果两温度相差很大,换热器内将产生很大热应力,导致管子弯曲、断裂,或从 管板上拉脱。因此,当管束与壳体温度差超过 50 ℃时,需采取适当补偿措施, 以消除或减少热应力。根据所采用的补偿措施,管壳式换热器可分为以下几种 主要类型: 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1—外壳 2—管束 3,4 —接管 5—封头 6—管板 7—折流板 1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中最基本的结构形式,管束的两端分别 固定在与壳体焊接的两块管板上,在操作状态下由于管子和壳体的壁温不同, 二者的热变形量也不同,因此在换热管,壳体和管板中产生温差应力。为减小 温差应力, 可在壳体上设置膨胀节。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简单, 制造成本低, 但只适用壳程不需机械清洗时的换热操作,且结合面较多,易产生泄漏。 2 )浮头式换热器 1—分程隔板 2—管束 3—浮头 浮头式换热器的结构为换热管一端固定在管板上,管板夹持在管箱法兰与 壳体法兰之间,并用螺栓固定;换热管另一端固定在浮头管板上,浮头管板与 浮头盖用螺栓连接,形成可在壳体内自由移动的浮头。由于壳体和管束间没有 相互约束,及时温差很大,也不会在换热管、壳体和管板中产生温差应力。其 优点是:①管束可以抽出, 以方便清洗管、 壳程,可用于结垢比较严重的场合; ②适用于温度波动和温差大的场合;③可用于管程易腐蚀的场合。缺点是:① 浮头盖与管板法兰连接面积较大,壳体直径增加,在管束与壳体之间形成阻力 较小的环形通道,部分流体由这里通过不参加换热。且易发生内漏;②金属材 料消耗大,其成本比普通换热器要高出 20% 左右;③其结构比较复杂,制造要 求较高。 3 )U 型管换热器 U 型管换热器的换热管皆弯制成不同曲率半径的 U 型管,其两端分别固定 2 在同一管板上,组成管束,借助于管箱内的隔板分成进出口两室。管板夹持在 管箱法兰与壳体法兰之间,并用螺栓固定。拆下管箱即可直接将管束抽出,便 于换热管间的清洗。因为管束的 U 型端不加固定,可自由伸缩,故它适用于两 流体温差较大的场合。但是其特有的 U 型管部分,造成管内清洗困难,因此要 求管程流体清洁,不易结垢。管束中心的换热管被外层管子遮盖,损坏时难以 更换。 4 )填料函式换热器 填料函式换热器的管板只有一端 与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采用填料函密 封,可在填料函中滑动, 浮头露在壳体 外面,又称为外浮头式热交换器。 管束 可以自由伸缩,不会因壳壁和管壁的温 差而产生温差应力。 其优点是: 结构较 浮头式换热器简单, 加工制造方便, 节 省材料,造价比较低廉, 且管束从壳体 内可以抽出,管内、管间都能进行清洗, 维修方便。缺点是: 因填料处易产生泄 漏,填料函式换热器一般适用于 4MPa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