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热点专题复习汇编: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VIP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热点专题复习汇编: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导航】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主要部门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其中,古代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和城市经济是农耕经济的重要补充。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鼎盛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古代中国已落伍于世界工业文明之大潮。 【考点概要】 考点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其中: ①早期农业/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生产模式:奴隶集体耕作,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②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生产模式:开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个体农耕,精耕细作,小农经济。 (2)耕作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原始社会:石器、骨器——商周:出现青铜农具,但极少,仍以石器、骨器为主——春秋:铁器牛耕出现——战国:铁器牛耕推广——西汉:犁壁、犁耕法、耧车——三国:翻车(人力灌溉工具)——唐代:曲辕犁(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筒车(水力灌溉工具)。②水利设施的完善:春秋:芍陂——战国:都江堰、郑国渠——汉代:漕渠、白渠、西域特色工程坎儿井、治理黄河。③耕作技术的成熟:春秋至秦汉:两年三熟,代田法,区田法——魏晋:《齐民要术》现存最早的农书,绿肥和轮作早欧洲1000多年——宋元:精耕细作全面成熟,稻麦复种制,南宋江浙为经济重心——明清:多熟制,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经济作物面积扩大。 2.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代表:商周时期的井田制:①演变:商代出现,西周盛行,春秋后瓦解。②实质:名义上国有,实为贵族所有。③瓦解原因:A.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增多。B.战争使劳动力减少。C.各国税制改革,立法确立土地私有制,代表: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④瓦解影响:封建剥削方式产生。 (3)封建社会: ①以封建土地私有制为主:A.形式:君主私有、地主私有、自耕农私有,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 B.土地兼并:a.概况:进入汉代后,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两极分化严重;到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土地买卖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b.危害: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c.统治者对策: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以确保政府收入和社会稳定;典型:均田制。 ②封建土地国有制: A.三国:屯田制,军屯、民屯;保证军粮,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北方经济发展。 B.北魏至中唐:均田制。a.内容:按性别、年龄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其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b.实施前提:国家控制足够多的土地。c.实施效果:保证国家赋税和徭役,稳定社会恢复经济;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4)土地经营方式: ①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至明清,一直占主导。 ▲出现条件: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牛耕、铁农具逐渐普及。 ▲特点:个体农耕、男耕女织、耕织结合、铁犁牛耕、自给自足。 ▲地位及影响:a.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b.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c.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d.局限: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抵抗灾害能力弱;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阻碍近代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②田庄式经营:以东汉、唐为典型。 ③租佃制经营:战国产生,宋代仅次于自耕农,明清时期普及全国,占主导。▲租佃式经营普及的意义:佃农对地主人身依附减弱,农民有选择雇主和支配产品的自主权,甚至与市场发生联系,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和商品经济的稳步发展。 3.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1)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2)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 (3)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4)生产模式:铁犁牛耕,精耕细作。 (5)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6)生产目的:自给自足,缴纳赋税,少量用于交换。 (7)地域水平:各地区、各民族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农业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考点2:手工业的发展 1.手工业发展概况 ▲冶金业 (1)青铜时代: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历时约15个世纪,商周时期技艺成熟,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2)冶铁业:①冶铁技术的进步:春秋时期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冶铁工具,16世纪前领先世界);南北朝:灌钢法(古代最先进)。②燃料:煤(汉

文档评论(0)

寂寞高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