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榆社保护与建设研究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榆社县“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调研材料之二(2010.11 ) 生态榆社保护和建设调研报告 生态榆社保护和建设,就是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榆社环境资源独特优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健康、安全、殷实的生活环境,从而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为在“十二五”期间全面构建生态榆社,根据县委统一部署,我们组织专题调研组,认真开展了生态榆社保护和建设工作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总报告如下: 一、“十一五” 生态榆社保护和建设的主要成效“十一五”以来,全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以控制,环境污染恶 化趋势得到遏制,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建设和修复保护取得初步成效。 (一)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2009 年县城区内二级以上天数达到 312 天,比 2006 年增 加了 108 天,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蓝天目标;综合污染指数由 2005 年的 3.82 下降到 2009 年的 2.18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 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三项主要污染物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 - 1 - 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南河底水质达标率 100% ,地下水水质总体 水平较好。根据省环保监测中心 2009 年 3 月份的监测结果,我 县地下水高锰酸盐指数未检出,其余监测项目氯化物、氨氮、氟 化物、硫酸盐、总硬度等指标均达到了《地下水质量标准》 。 (二)污染减排效果显著 2009 年全县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0.96 万吨,比 2005 年下降 31% ; COD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 526 吨,比 2005 年下降 4.71% 。完成了市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削减任务,提 前完成了“十一五”减排目标。 (三)水土保持与绿化成绩突出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 149.79 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 36.79 万亩,天然林面积 6.33 万亩,森林覆盖率 14.4% ;累计完成水保 综合治理面积 614.88km 2 ,水土流失治理率 48.45% ;县城区绿 化面积 111 万 m 2,人均 11.7m 2 ,覆盖率达 36.2% , (四)城区供热网络设施完备安全 全县建成城南、城北两座热源厂,热能储备达到 120 余万 m 2,实现了城区集中供热面积 84 万 m 2,集中供热普及率 68.3% 。 减排效益凸显, 县城集中供热可代替各类小锅炉 300 余台,减少 烟尘排放 1078 吨 /年,二氧化硫排放 767 吨 /年。 (五)农村生态环境大为改观 全县 95% 的村实现了“村村通”工程,建成 44 个园林村, 52 - 2 - 个村实现亮化; 全县 90% 的村实现饮水安全, 发展沼气用户 7960 户、吊炕 1353 户、生物质炉 600 户、秸秆气化工程 300 户、太 阳能(灶)示范工程 185 户; 49 个村配置了垃圾清运车, 9 个 村配置了沼气抽渣车, 全县建成垃圾池 1400 个;1500 个农户实 现了“一池三改”,完成了《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划分规划》 ,改善了 农村居住地的生态环境。 (六)生态保护扎实推进 成功创建一个省级生态乡镇, 7 个省级生态村;建立了南河 底饮用水源保护区;编制完成了《榆社县生态功能区划》 、《榆社 县生态经济区划》 、《榆社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榆社生态县建设规划》等事关县域生态保护和建设发展的实施规划;完成 了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布点和土壤标本的采集工作。 (七)生态产业蓬勃发展 农业上,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 提,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都市农业,“榆社笨鸡蛋”等一大批以绿色为特点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依托。 工业上,成功打造绿色电力、绿色化工、绿色医药,华能电厂脱硫除尘项目、榆化公司树脂碱水回收、事故氯气回收等一大批节能减排技改项目高效实施,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初步实现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三产上,积极发展环保型现代服务业,成功举办了休闲旅游垂钓节、环云竹湖自行车嘉年华等一大批低碳赛 - 3 - 事,以生态友好为核心的低碳旅游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荣获“中 国低碳旅游示范县”称号。 二、生态榆社保护和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我县生态环境形势总体得到很大改善,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与 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明显不足 在综合考虑我县的植被覆盖、生物丰度、水网密度、土地退 化、环境质量等5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技术规范》计算我县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我县生态环境指数为 35.06,属“一般”级,且近于“,较居差于”五级指数的下游水平。 大气质量较差,环境容量不足。根据《榆社县大气环

文档评论(0)

137****0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