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自然地理模块备考方向及复习策略.docxVIP

高考自然地理模块备考方向及复习策略.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 年高考自然地理模块备考方向及复习策略 自然地理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 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四部分,是高三地理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在高中地 理三大知识板块 (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区域地理 ) 的复习中, 同学们普遍认为自然地理是最难的。对文科生来说,自然地 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学习中的“瓶颈”,考试中失分的 “重灾区”。如何优化复习过程,提高效率,提高地理思维 能力和应试能力,是高三师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可 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战略决策——精确 研究高考地理试题,把握复习重点 研究历年真题,尤其是近三年高考题,有助于同学们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锁定复习重点。建议同学们分专题总结近三年高考中出现的知识点,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这一专题在近三年高考各地试卷中知识点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整体性 海南( 2019 年):不同植被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的大小分析 重庆( 2019 年):自然带类型的判断 ? 海南( 2019 年):自然带类型的判断 ? 第 1 页 安徽( 2019 年):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表现 差异性山东( 2019 年):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断 ? 宁夏( 2019 年):纬度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 上海地理( 2019 年):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樱花开放时间的差异) ? 北京( 2019 年):某地区山地降水量的垂直变化、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变化规律 ? 上海地理( 2019 年):地理环境的地域性差异(南美洲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全国新课标卷( 2019 年):据雪线分析地形分布特点、雪期 与降雪量的成因差异、丘陵区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福建( 2019 年):雪线高度变化趋势、成因 ? 江苏( 2019 年):山地垂直带谱、山体位置判断 经过这样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①该专题往往以自然带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自然地理要素的 非地带性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 ( 不 同山脉或同一山脉的不同坡向自然带数量、基带,同一自然 带在山体不同坡向的高度、雪线高度等 ) ②相比较而言,差异性比整体性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更高。 复习时可将差异性作为本专题的重点。 ③整体性会以热点作为背景,厄尔尼诺、拉尼娜等气候异常 第 2 页 事件,以及大型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等都可成为命题切入 点。 考纲是高考复习的纲领和指南 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①明确考纲对知识范围的要求 ; ② 明确考纲对能力方面的要求 ; ③明确近几年考纲的变化 ; ④ 仔细研读考纲中的试题范例。 复习过程——科学 夯实“双基”,形成自然地理知识的骨架 夯实“双基” 高考以能力立意,但能力源于知识,虽然高考考查的知识点只是全部知识点的一部分,这有限的内容仅仅是对学科内容的抽取,但这种抽取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且每年高考试题都是变化的、求新的、不可准确预测的。因此地理备考要夯实基础。 在夯实基础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可将复习方式由结论性知识的获取转移到对知识形成的分析上来,以学习过程的探究性达到学习成果的前瞻性,培养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一是分析知识形成的情境,情境材料有文字,也有各种图表等,同学们可通过分析各种情境材料推导出结论,从而自己发现知识,如观察分析图表,据“图”明“理”,统计分析地理数据,以“数”说“理”,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第 3 页 形成鲜明、准确而深刻的知识。 二是分析知识形成过程。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大气环流 形成变化等,同学们在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分析并综合概 括,推导出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过程中,能形成思路清晰、 因果关系明确的条理化知识。这样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中,既夯实了“双基”,体验到了学习的过程,掌握了学习 方法,又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这也为后面建立知识间的联 系线索、形成自然地理知识骨架打下基础。 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 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是对知识的加工和重组,需要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明确联系途径和方向,这样在遇到新问题时,才能提取应用。旧知识在新的指导思想下,经过重新组合、归纳、联系、迁移,就成为“有组织的”新知识。例如: 空间分布的接近联系或对比联系如:世界大洲的分布—板块的分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年轻的褶皱山脉的分布—年轻的高原的分布—某些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古老的高原的分布—主要平原的分布—与冲积平原有关的大河的分布。 地理事物间因果关系的联系如: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不均衡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植被的分布—自然带的分布。 第 4 页 地理事物间平行并列关系的联系如:各种外力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