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漠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 《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A. 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 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 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 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描述的是翻车,使用的是人力,不是说农具自动化,故A项错误;翻车属于灌溉工具,能提高农田抗旱的能力,故B项正确;翻车属于简易灌溉工具,标志着灌溉技术成熟的是筒车,故C项错误;农业生产始终不能摆脱自然的束缚,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经济和灌溉工具?翻车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以及调动、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为突出特征。复习时要掌握古代的水利灌溉工具,从水利工程——战国出现了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等和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的翻车,唐朝创制筒车,宋朝出现水力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等角度掌握。 2.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是 A. 制定俸禄制 B. 实行三长制 C. 迁都洛阳 D. 颁布均田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主要措施包括:均田制、三长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实行汉化和移风易俗,汉化政策等。其中均田制是是北魏孝文帝中最具有开创性的措施,选D。 3.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 A.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 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 开始出现租佃经营 D. 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足以说明佃户可以租你的地也可以不租你的地,恐怕对佃户不好而导致佃户不租自己的地导致田地荒芜,从而带来更大的损失。反映出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D正确。 4. 中国古代由个人撰写的四大农书中,其中三部出自山东,即西汉末年氾胜之(今山东曹县人)的《氾胜之书》、南北朝贾思勰(今山东寿光人)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今山东东平人)的《农书》,加上明代上海人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合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农书”,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山东在我国古代曾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B. 山东发达的文化影响 C. 山东地方官员重视农业 D. 山东在古代始终是中国的经济重心 【答案】A 【解析】 农书是对农业文明的总结,它是建立在对农业文明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之上的。题干中“四大农书”中的三部都出自山东,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山东曾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故选A;BC不是贯彻始终的影响,排除;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完成了南移,排除D。 5. 我国古代因为各种因素出现了多次的人口流动,其主要趋势是( ) A. 由内地流向边疆 B. 由边疆流向内地 C. 由北方流向南方 D. 由南方流向北方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自魏晋南北朝时期起,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批人口南迁,至两宋时期,最终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故本题应选C项。 6. 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 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 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明代时人们对待贫穷态度的变化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故选B项;明代还没有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故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人们对待贫穷态度的变化,没有反映社会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的问题,故排除C项;反正统思想在有明一代始终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故排除D项。 7. 下列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评价中,最贴切的( ) A. 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给印地安人带来无穷灾难 B. 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的先驱 C. 哥伦布的行为是非正义的,但客观上起着进步作用 D. 哥伦布的行为是进步的,对近代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发现美洲,虽然给美洲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但是也打破了美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