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3月月考试题人民版-高三历史试卷与试题.pdfVIP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3月月考试题人民版-高三历史试卷与试题.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四川川省省成成都都市市新新津津中中学届高高三三历历史史33月月月月考考试试题题人人民民版版 试卷总分:100 题时间:100分钟 一一、、 单单项项选选择择题题 ((3322小小题题,,每每小小题题 ⒈⒈55分分共共4488分分)) 1.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1.5分]正确 案 (C) A 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 “焚书坑儒”的影响 B 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推动 C 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冲击 D 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 2.     [1.5分]正确 案 (D) A 该书关注时局,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B 图中人物早期满脑都是封建纲常伦理道德 C “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与制度 D 该书出版时,在广州的英国人大为惊恐 3. 《民报》主要撰稿人朱执信 (1885年—1920年)在翻译西方著作时,曾把 “社会主义”译为 “民生主义”。其主 要 目的是[1.5分]正确 案 (C) A 传播西方思潮 B 社会主义的中国化 C 宣传社会革命 D 阐释新三民主义 4. 17—18世纪开始,法语逐渐打破了拉丁语垄断的局面,直到1919年,法语仍一直是欧洲大陆外交活动中使用的主 要语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1.5分]正确 案 (C) A 法语自身的魅力 B 工业革命的影响 C 启蒙运动的影响 D 文艺复兴的影响 5. 文字是一定时期社会的产物。古代汉字 “羣” (群)结构是:君在羊 (百姓)的上边,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1.5分]正确 案 (C) A “君”字体现了君权神授 B “羣”字与 “民贵君轻”有着根本的区别 C “羊”字说明了人民群众处于被统治地位 D “羣”字是宋明理学的产物 6. 19世纪中叶法国某小说家曾对一位朋友说: “你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我按照我希望于人类来描绘。”该小说家 应该属于[1.5分]正确 案 (D) A 古典主义 B 现代主义 C 现实主义 D 浪漫主义 7. 国庆节的时候在天安门广场上悬挂孙中山先生和毛泽东的巨幅画。国庆节这样悬挂伟人画像主要体现了 [1.5分]正确 案 (D) A 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完全一致 B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规划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 C 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 新中国的成立是对孙中山革命 目标的继承和发展 8. “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 泽东对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论述主要运用的是[1.5分]正确 案 (B) A 文明史观 B 革命史观 C 全球史观 D 现代史观 9. 航母副总设计师吴晓光指出, “我国传统文化对海洋观念比较淡薄。”究其原因有 ①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 ②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③闭关锁国政策的制定 ④指南针的发明[1.5分]正确 案 (A)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0.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认为: “国家是人民的事务,而人民并不是所有的人以某种相聚方式达成的集合,而是聚在 一起的众多的人为其共同的利益,在法律方面达成一致的联合。”与之相符的论断是[1.5分]正确 案 (A) A 主权在民,保障人民共同利益 B 召开公民大会,保障所有人的权益 C 制定法律,维护所有人的利益

文档评论(0)

177****89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