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PAGE 3页 共 NUMPAGES 13页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诗歌研讨会讲话材料
我来谈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诗文体,作为心灵的产物,小诗才更接近诗的本质。 我认为,语言是人类的心灵之音,对文体的追溯,要观照语言的初始。我的认识主要是: 人类从混沌中走出,渴望交流,这是散文的起源。交流就是叙述,从这个角度说,散文具有“元”的意义,因为任何文本的形式,都离不开叙述。但是我们还会看到,除了交流叙述,面对万物,人类还有自我内心感应的冲动,这是心灵与万物的碰撞,破空而来,绝尘而去。所以我又认为,心绪飞驰为诗。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称之为自然的声音,宇宙的声音,或者说自然和宇宙的“回声”,这就是“元诗”,也就是“原初之诗”。所谓诗的本质,即本体的内核就在这里,而这是不可改变的,变了就不是诗。 基于这个认识,我还认为心绪飞驰为诗源自于诗的思维方式是跳跃性的,那么诗在文本形式上就不可能太长,太长就难以保持张力,也难以体现诗性。至于叙事为主的长诗,本质上是利用了诗的形式。 我所以提到这些,就是因为我读于xx诗歌的那种期待,因为xx的诗按现在人们的分类,基本都是短诗、小诗,而这正是我所关注的类型。读他的诗,我就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好像他对语词天生具有一种自动筛选的功能,并最终形成具有阅读意义的诗。 最近,于xx把他的诗观作了一个概括,实际上这些认识在他已经公开的文字中都曾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主要就是“生命诗观”,我觉得这和我刚才谈到的“面对万物,人类还有自我内心感应的冲动”是一致的,实际上这就是对生命意义的追索,而这恰恰是区别诗人与非诗人、伪诗人的分水岭。 第二个问题,于xx诗歌的诗性营造—— 所谓诗性,就是强调诗与其他文体相区别的特性。我理解的诗性,就是诗性思维作用于语言的结果。 诗性思维不同于逻辑思维、线性思维以及其他常规思维定式,它具有悖常性特征,此外还具有想象的特征和创造新的境界的特征,比如“移情”就是诗性思维下的结果。 我读于xx的诗,有一个很强的感觉,就是诗性的体现—— 一是抓住瞬间的感受入诗。这类诗往往最切合诗的本质,比如《嘿!江南》,“匆匆拨通你/其实没什么事情/就为让你听一听/这初雪的声音”,这当然是突如其来的想法,不为别的,就是让你听听初雪的声音,这同诗词名句“杏花春雨江南”有异曲同工之妙。再看《歌?忆》,“我老了/那支歌依然青葱/哼着它/我的心长出翎子来”。这种经历我也有,听老歌,听着听着,莫名其妙地伤感起来,触动了心底的那层茧子。 二是自然抒写,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说实在的,我总替那些绞尽脑汁的诗人感到累,其实你写得累,读者也会跟着累。难道诗人们就不知道,越是自然的,精简的,就越接近诗的本质。我读于xx的诗就不这样,我觉得那诗是从他心底涌出的,天然去雕饰,而到了我这里,又变成了我的生活感受,勾起我对生活的回味。我想,审美到了这种程度应该是最佳状态。 当然,自然抒写不是不讲技巧,而是看不到表意的主动性,技巧和修辞都藏在了背面,这正是于xx自己说的不谈“技法”,而是怎么“表达”。比如微诗《欣悦》,“一声鸽哨/让一脉秋水/涨成春潮”,很明显,这是移情。小诗《苦菜》,“苦心孤诣/为你开放/别嫌朵儿小哇/我已使出/全部的力量”,这又是象征。特别是《九月菊花香》,“我把滔滔的花香屯住/只等狐妹妹一声娇语/‘别逗了,哥哥,开闸吧’”这里有场面,有叙事,有谐谑,但意象充盈,让人在回味中有微笑。实际上,越是这样的诗越具备诗学价值。 三是赋予语言的张力。实际上在诗性思维下,诗人在结构句子或组织语言时会有意无意中呈现出一种张力的状态,从而使诗性成为一种可能。在这方面,我觉得于xx具有一种较高的驾驭能力。这是我在几年前读到他的诗时一个突出的感觉。 从语言的组织中获得张力的途径很多,我们来看于xx是怎么获得的—— “河水卷走我的鞋子/剩我/在时光的岸边”《旁观》;“一双鱼在屋脊上/搁浅、打挺//海呵海/就在他们的头顶//波平如镜”《双鱼》。在这里“时光”和“岸边”打破了现有语言规则,建筑上的鱼吻被赋予生命意义,意象由此被激活,产生诗性和张力。 “扔一块石头你就走了/却不知在你身后/那清清的水上/荡起了/多少漪沦”《水的心情》;“当那人推开房门/惊喜地发现/山河早已易色/原本一个人的天地/如今/是两个人的”《初春谐谑曲,又名顽皮的云》。情感是复杂的,行为自然会引起后果,而这正是留给读者的地方。这里隐含于文字之中的内容,远远大于字面意义,在抽象和具象之间,张力由此而出。 还有,刚才提到的“一声鸽哨/让一脉秋水/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