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课件-第4章-2节拱坝.ppt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课件-第4章-2节拱坝.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按水平拱的厚度变化分: 等厚拱坝;变厚拱坝(厚度向拱端逐渐增加的圆拱、拱端局部加厚的圆拱) 三、拱坝对地形的要求 拱坝对地形的要求主要从四方面考虑: 1、河谷狭窄:用来描述河谷宽窄的参数是河谷的宽高比 n=L/H=坝顶处河谷的宽度/最大坝高 当n小时,河谷狭窄,拱的作用大,因此坝可以修的很薄 根据一般经验有: n<2时,适于修建薄拱坝,T/H<0.2 n=2~3时,中厚拱坝,T/H<0.2~0.35 n= 3~4时,厚拱坝 ,T/H > 0.35 n>4时,重力坝或拱形重力坝 2、? 河谷的断面形状 典型的河谷断面形状有三种: ? 这三种断面即使在宽高比相同的情况下,所修的拱坝的厚薄、形状都不一样。 V形河谷:上宽下窄,在下部虽然水压力较大,但拱的跨度较小,拱承担的荷载较大,拱作用发挥较充分,因此坝可以修的较薄、经济。 U形河谷:靠近底部处拱跨较大,拱的作用显著降低,梁的作用相应增大,因此坝底部较厚。 梯形河谷介于二者之间。 V形河谷 U形河谷 宽高比相同河谷形状不同的两种情况(V形和U形) 3、河谷顺河流方向的形状 以平顺河流或呈收缩形河流较好,要避免河道的出口和转弯处。 4、? 河谷对称性 河谷对称,拱坝的应力、稳定比较均匀平顺,局部不对称的河谷,往往造成应力集中,因此拱坝一般比较适合于对称河谷,当河谷不对称时,可以经过一定的处理使之对称。 挖 推力墩 重力墩 翼墙 砼塞 周边缝 上重下拱 四、拱坝对地质的要求 由于拱坝的安全的关键是拱座的稳定问题,而且拱座的位移将引起坝内较大的应力。特别是不对称位移会产生较为不利的应力,因此,拱坝从一开始就对两岸的地质条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较理想的地质条件是: 基岩比较均匀、坚硬完整、有足够的强度、透水性小,抗风化。二岸拱座附近河岸边坡稳定,整体性好,没有大的断裂构造和软弱夹层,在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大的变形。 随着拱坝建设的不断发展,拱坝的地形、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搞清各种地形、地质条件对拱坝应力、稳定及变形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是设计拱坝的首要任务,在这方面国内外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不少的成功的例子。 1、? 变形参数E、u:均匀 2、? 强度参数R、C、f:有足够的强度 3、? 抗渗性K、[J]:渗透性小 4、? 耐久性:抗侵蚀、抗风化 以上四方面均要求无地质上的缺陷:没有大的断裂构造和软弱夹层等。 实际很难找到理想地质条件,坝基总存在节理,裂隙,软弱层局部断裂破碎,因此,必须查明工程地质情况,采取妥善的处理措施,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如龙羊峡拱坝,高178m,基岩被众多的断层和裂缝切割,岩体破碎,且位于9度强震区,但基础经过处理后,达到了设计要求;瑞士的康脱拉拱坝,有顺河向陡倾角断层,宽3m~4m,断层本身挤压破碎严重,但经过基础处理,成功地建成了高220m的拱坝。 五、拱坝的发展概述 1、? 拱坝发展阶段 1.1、拱坝建设的萌芽阶段(1854年以前) 1.2、拱坝建设的起步阶段(1854-1917年) 1.3、拱坝建设的成熟阶段(1917-1960年) 1.4、拱坝建设的熟练阶段(1960年-至今) 1.1、拱坝建设的萌芽阶段(1854年以前) 人类修建拱坝始于罗马时期,是类比砌石圆拱结构及桥梁等建筑物。将拱坝当作一个放在水中的铅直圆筒来考虑。计算公式就是普通的薄壁圆筒公式。 似现代拱坝的挡水建筑物:如法国的鲍姆(Baume)拱坝,西班牙的阿尔曼扎(Almanza)、阿里肯特(Alicante)、埃尔切(Elche)拱坝,意大利的高桥(Ponte Alto)拱坝等。其中高桥拱坝于1612年建成时仅4.98米,以后随着水库不断淤积不断加高,共加高7次,最后一次是1887年加高至39米。这座坝的建设过程充分体现了人们单凭经验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的过程。 意大利的高桥(Ponte Alto)拱坝于1612年建成时仅4.98米,以后随着水库不断淤积不断加高,共加高7次,最后一次是1887年加高至39米。 在1854年以前,所有修建的拱坝水平截面虽为拱形,但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利用拱结构的优点,只能说是一种似拱坝结构。但该阶段的拱坝实践为后期拱坝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可以称之为拱坝的萌芽阶段。 1.2、拱坝建设的起步阶段(1854-1917年) 标志:1854年,法国工程师左拉(Zola)在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设计建成43米高的左拉拱坝。该拱坝以圆筒公式为指导,主要利用水平拱的作用来保证大坝的安全。 所用理论:将拱坝坝体比拟成一系列独立叠置的水平圆弧形拱圈,在外荷作用下通过水平拱圈的作用,将其传至两岸,忽略了拱坝上、下拱圈传力的梁的作用。

文档评论(0)

李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