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513勘探事件解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5 年 513 青海物探事件 2005 年 5月13日,中石油东方 物探公司青海物探217队组织放线 组、爆破组两组工人共70多名物探 人员前往离基地 40 公里处的茫崖镇进 行野外作业。白天还是晴空万里,温 度 20 摄氏度左右,出工的物探队员多 数衣着单薄。 2005 年 513 青海物探事件 下午 5 时 30 分左右 , 西边突然出现一片黑 云。不一会儿就开始刮起了沙尘暴,沙尘 暴后就开始下雨,雨罢了紧接着就是冰雹, 冰雹罢了就是大雪。四种恶劣气候变化鬼 使神差都集中在了茫崖的上空。事发地, 因为突发小范围小尺度的强暴风雪天气, 最低气温骤然降到了零下 10 摄氏度,积雪 深到膝盖。前后时间总共只有短短两小时。 2005 年 513 青海物探事件 下午 17 : 30 分沙尘暴袭来 2005 年 513 青海物探事件 2005 年 513 青海物探事件 下午 5 时 30 分,施工人员突然发现自阿 尔金山到昆仑山出现一大片呈弧形扩展的 黑云。根据在该地区多年的施工经验,他 们判断是沙尘暴即将到来。于是,通过电 台汇报,基地指令各野外施工班组所有人 员紧急返回营地。 2005 年 513 青海物探事件 收到紧急收工指令,各班组开始撤离,在 指定集合点,两组勘探车会合。 5 时 30 分,沙 尘暴席卷而来,能见度几乎为零,大约 15 至 20 分钟后,天空雷鸣电闪,冰雹和暴雨从天 而降, 10 分钟后变为暴风雪。据茫崖气象局 观测,这场暴风雨雪是该气象局建站 50 年来 所观测到的强度最大的一次,也是当地百年 不遇的强暴风雨雪天气。 2005 年 513 青海物探事件 暴风雨雪导致道路一片泥泞。由于沟深、 坡陡、路滑,撤离车辆在离基地 20 公里处陷 入泥泽,无法动弹。此时,气温急速下降, 10 ℃、 0 ℃,直至最后的零下 10 ℃。在敞篷的 勘探车上,被困暴风雪的作业人员浑身湿透 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在营地的指示命令下,除 22 人呆在相对 安全的驾驶室等待救援外,两个作业班组开 始指挥 74 名员工由 3 名熟悉撤离路线的员工引 导向营地撤离。 2005 年 513 青海物探事件 黑夜已笼罩整个雪地, 20 公里回撤线上,一 些被困工友已迷失方向。温度骤降,人体热量 迅速丧失,脚下的雪越来越厚,最深的已埋住 了膝盖。有人体力不支不断摔倒于雪地,工友 们体力已消耗到极限。 救人如救火。 19 时,物探队指导员王凤岗 带领首批 28 人组成的紧急救援队从营地出发, 分三路赶赴现场接应撤离人员,进行紧急救援。 7 辆携有棉被、大衣、水和食物的奔驰车和钻 机车迎着暴风雪闯入茫茫雪海。 2005 年 513 青海物探事件 不巧,救援队在距离他们撤离的车还有 6 公 里时也陷进泥沙中,一步也动不了。救援队员 只好也徒步下车进行救援。这时候已是晚上 9 点,救援方和被救方双方的距离仅仅只有 6 公 里。 到了深夜, 230 名由各方人员组织的救援队从 不同方向徒步赶向工地,一道道长长的灯束划 破暴风雪夜令人窒息的黑暗。从深夜到凌晨, 一批批被困队员相继在极度绝望中看到营救他 们的亲密战友 …… 2005 年 513 青海物探事件 背也要把人背回去!救援队员含着泪花在 茫茫戈壁背回一个个遇难与冻伤的工友。 高寒缺氧、道路难行、体力极度透支,在深达 膝盖的积雪与刀割般的风雪中,他们迈出的每 一步都是常人难以想像的,血肉之躯的生理极 限在这一刻发挥到了极至。 这场长达 18 小时的“极地”救援,虽然大 部分人员安全回到了营地,但仍有 15 名物探人 员的灵魂却永远留在了茫茫戈壁。 2005 年 513 青海物探事件 反思 1. 区域突发灾难性气候预测水平亟待提高 区域突发灾难性气候预报是个世界难题。如果能提前 两个小时预报,我们就能将所有人员安全撤离。在新疆, 我们的一支物探队曾经在大雪封山达五天的情况下,没 有出现任何伤亡。 天气预报的精确度直接影响野外勘探工作的进行。 事发后第五天的 5 月 18 日上午,该物探公司项目运行部 接到气象部门未来 6 小时有特大暴风雪的预报,区域内 全部施工队 3000 多名员工紧急撤离到安全地带,可是天 气仅下了一点小雪,造成停工一天,经济损失上百万元。 2005 年 513 青海物探事件 2. 员工应急素质和安全培训急需强化 从获救的员工状况分析,在暴风雪袭来时, 人员遇难大多是恐惧紧张所致,没有按照应急指 挥的方案和路线撤离,也没有按照应急培训要求 匀速撤离,而是慌不择路、快速奔跑,很快耗尽 体力,最终没能安全撤离。 2005 年 513 青海物探事件 3. 野外勘探安全防范 投入缺乏政策保障 石油公司对某地区勘探成本进行测算时, 忽视了抵御自然灾害的投入。西方国家勘探 成本投资预算中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