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国几种主食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 摘要:主食是餐桌上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提供了人们所需要的大部分的卡路里。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这也反映了中华饮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不同之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本文主要介绍了主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着重介绍了中国饮食中的几种主要的主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米饭、饼、烧饼、面条、馒头、包子、饺子和馄饨等作为中国的几种主要主食,代表着中国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主食文化与历史结合更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作为炎黄的后代,对我们宝贵的文化财产要继承,更要发扬,使中国饮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关键字:主食 米饭 面食 传统 点心 前言:从食品结构来看,各种主食在中国人生活中无疑比其它食品更具重要性。中国人的主食主要分为粒食和粉食,前者包括米饭和粥,米饭又包括大米饭和小米饭;后者种类较多,有面、饼、馒头、糕类和粉类。本文介绍几种主要的主食,旨在使人们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更深刻的认知。 正文: 在大约距今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以获取稳定的食物来源,谷类种植物逐渐成为主食。中国的先民在距今9000到8000年的这一段时间里,成功地培植出了粟、 黍和水稻,而且可以肯定 中国是这三大谷物的原产地。由于疆域辽阔,自然条件差别很大,中国人所食用的粮食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地域性差异。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们主要食用稻米;在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加工成小米的粟和加工成黄米的黍是主要食物。在这一时期人们食用的还有大麦、小麦、稗子等谷物品种。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 早期人类一直采用烧烤的方式使食物熟化,但这并不适合谷类。 陶器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国的先民们在陶釜中将水加热沸腾,然后放入谷类食品,将其煮熟,这就是最早的米饭,严格地说更像粥。在江浙地区的河姆渡文化遗址,考古学家发现在出土的一些陶釜上,附有烧焦的锅巴, 经研究后判定是米饭的残渣。 到了距今6000年前, 出现了可以利用蒸汽把食物蒸熟的炊具——甑,这意味着“蒸”作为一种烹饪手段登上了历史舞台,最直接的成果就是人们可以吃到干饭了。 按照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最早实现蒸饭的是河姆渡文化第三期,稍后北方的仰韶文化时期也出现了甑。到了龙山文化时期 ,甑已经比较常见了。但是在以后很长的历史时期里,人们更多的还是采用煮的方式,因为相比之下,蒸饭费时费力,而且用粮较多。从史料中可以看出,直到西周,蒸饭时还是先将谷物下水煮,煮到半熟再捞出来用甑蒸熟。这种方法比较麻烦 ,因此只有地位较高的人才能以蒸饭为常事。在这一时期 ,米饭出现了新的品种 ,除了以单一谷类制成,又出现了加入其他原料的饭。 比如《礼记 ·内则》 《礼记 ·内则》中记载的“八珍” 中就有将煎肉酱浇在稻米饭上再淋上熟油制成的“淳熬”,还有制作方法相同,只是将稻米换成黍米的“淳母”。春秋战国时期的楚人喜欢吃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谷物混合蒸成的香饭, 这在《楚辞》 《楚辞》中也有描述。秦汉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对谷物进行去糠加工,相应地出现了“磨麦合皮” 《礼记 ·内则》 《楚辞》 魏晋南北朝时期,饭出现了更多的品种,有粟米饭、麦饭、稻米饭,在粮食不足的时候将蔬菜切碎与谷物混合制成蔬菜饭,混合豆类或者以豆类为主的豆饭,加入枣烹饪而成的枣饭等等。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个时期以前,由于产量的原因,稻米饭一直属于高级食品。直到南朝的中后期 ,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 ,稻米饭才开始走向主导地位。隋唐实现统一之后 ,稻米终于取代了粟麦,成为南方首屈一指的主食,同时在北方也占据重要地位。食用粟米饭在北方仍然十分普遍,但是由于用麦加工面粉的技术发展很快,面食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主食之一,麦饭便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的丰富 ,使人们不再满足仅仅将生米做成熟饭,又创造出许多种加工饭的方法。唐代的清风饭是宫廷食品,是用四种珍贵原料以考究的工艺加工制成,专门在酷热的夏天食用。唐宋两代都受到欢迎的青精饭, 是以植物南烛木的汁液将米浸泡后制成,有食疗的作用。用多种原料搭配稻米做饭在宋代非常流行,著名的品种有加入桃肉的蟠桃饭、加入金黄色菊花的金饭、加入切成小块的嫩藕和去了皮、心的新鲜莲子的玉井饭等等。 至此,米饭在中国人饮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已经确立无疑。 面食走入中国人生活的时间要晚于米饭,制作面食的最佳原料是小麦。 在中国,已发现最早的小麦,是在甘肃省 民乐县东灰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所采集到的数百粒大粒型、普通型和小粒型小麦,经年代测定,确定为距今约 5000 年。除小麦之外,稻米、粟、黍也都可以制作成面食,这就使面食出现的时间可能推到更早。在工具方面,在距今20000 年以前就

文档评论(0)

_______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