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柔软与温情的叹息:赖和小说中孩童形象分析探究
在台湾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赖和无疑是一位先行者。他的文学作品体裁多样,着眼于底层群众的生存现状,反映了台湾复杂的社会环境,开启了台湾文学的新时代。在接受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压榨的当时的台湾,作为文化协会的领导者之一的赖和积极参加社会政治运动,同时意识到“单是政治运动,不能算是完善的补救方法”。文学是意识形态的手段,同时文学又是使其崩溃的工具。”(1)面对未觉醒的民族,赖和行医与参加政治运动的同时笔耕不辍,进行文化创作。他的作品反映了殖民与封建压迫,同时反思着隐藏在民族问题下的阶级压迫。
如今现实生活中的孩童,不仅受到整个社会约定俗成的呵护与关照,更有相关组织和法律的特殊保护,可谓温室中的花骨朵。而在百年前的台湾旧社会,不必谈儿童教育成长,能否存活下来都尚成问题。赖和作品中的儿童更是悲剧的集合,他们多数生来就被置于苦难之中,穿梭在苦难中,任人摆布。本论文针对赖和小说作品,对其中的孩童形象进行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孩童形象的内在意蕴,加深对赖和与当时的台湾社会的理解。
一、少年儿童形象的表现形态
(一)天真的花朵——穿梭在苦难的人间
对于孩童的形象描写,赖和更多的是侧重神态和心理而非语言与外貌。对于孩童的外貌,赖和甚至不言一语。例如《可怜她死了》文中,阿金是全文最核心的人物,而赖和却将最精致、细腻的笔墨留给了富户阿力,而对于阿金,则只有简单的神态描写:“那命薄的阿金,仍是活蹦乱跳地跳来舞去。”(2)不需赘言,仅仅是神态描写,赖和就可写书天真烂漫的孩童形象,而孩童愈是天真烂漫,其悲剧性也愈强。
赖和的作品《前进》的主角由两个孩童担任,他们穿梭在风雨中。孩童的形象并非生活中真实的孩童,而是极为抽象的。赖和一改质朴的文风,在文中毫不吝啬地使用修辞和华丽优美的辞藻,使用象征手法,以黑夜比喻台湾当时的社会现状,将文化运动的左翼右翼比作稚嫩的兄弟。他们的身世未知,流浪在外的原因未知,但参照赖和笔下的孩童形象,这两个孩童也是天真的、无辜的。他们没有生活经验,极容易受到欺侮和迫害。“在这被黑暗所充塞的地上,有俩个被时代母亲所遗弃的孩童。他俩的来历有些不明,不晓得是追慕不返母亲的慈爱,自己走出家来,也是不受后母教训,被逐的前人之子。”(3)对他们慈爱的生母已经不在,他们想要追寻她;后母对他们恶毒,因此不得不踏上征途。“前进”二字在全文反复出现,营造出宏大的气势,写出了赖和本人的决心和勇气。“不受后母教训,被逐的前人之子”写出了两个弱小无知的孩童悲惨的命运,暗示当时台湾文化运动萌芽时期就要接受层层考验和种种磨练。
(二)现实的牺牲品——作为工具的存在
赖和小说中儿童完全是工具性地存在于家庭和社会生活里。一是作为买卖换取金钱的工具,如在《善讼的人的故事》中,想要求林先生向志舍说情的人在哀求时说:“虽赚不到,儿子也须卖来还他,定不连累到先生。”(4)短短一语,透露的却是贫苦人家难保生计走投无路时的底牌——卖掉孩子。《可怜她死了》中的阿金被父母卖给阿跨仔官当童养媳,“准夫婿”不幸去世后为了生计不得不去出卖自己的身体,供富户发泄性欲,甚至连妾的名分都没有。当孩子阿金变成母亲,还未迎来孩子的出世,就不幸跌入河中殒命。“那个瞬间阿金已晓得自己是會被淹死的,很记挂着她的阿母,记挂着将要出世的孩子。此时天上皎皎的明月一切与吾无关似的仍是展着她的笑脸,放出她的万道金光,照遍沉沉无声的大地,只有河边的秋虫在唧唧地悲鸣着,好像为她唱着挽歌。”(5)赖和将阿金死时的场景写得静谧安详,从孩子到母亲,有着这样悲惨命运的阿金却可以从容赴死。从作者描写阿金怀孕后生活比被包养前更加窘迫的情况来看,不难猜测,如果阿金没有溺水,孩子出生后大致也是要迎来被卖掉的命运的。无论是赴死还是卖掉孩子,阿金毫无出路,面对的只能是悲剧结局。
二是延续香火,打发无聊时光的工具。赖和笔下的悲剧往往发生在贫苦大众身上,而在《未来的希望》中,阮大舍有很多土地,是不愁生计的。在他看来,孩童是自己取乐的工具。“虽然他原是懦弱的人,虽知道生存下去的是无用的生命,却没有断然舍弃这生的意念,但一面又耐不得这生的寂寞,在这时候自然会希望着未来,期待着后的一代。所以到这时期大舍才感到无有儿子的缺憾。有一个会瓜瓜地啼哭、哈哈地嬉笑的孩子,寂寞的人生,定会得到很大的安慰。”(6)当第一个孩子出生时,阮大舍的第一反应不是如何治疗孩子的水肿,也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他“对于第一次做爸爸的欢喜,已完全失去。”(7)想着可以继续生下一个小孩,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三是为了给成人宣泄不满的工具。在《不如意的过年》中,平常不在意社会安宁秩序的查大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官威上街滋事,“随便拉了一个儿童”(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财务报销制度及报销流程.docx VIP
- 湖南省2025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 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美剧剧本绝望主妇台词本中英文对照精排版第一季第一集.pdf VIP
-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制度.docx VIP
- 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超星尔雅学习通答案100分最新版.doc VIP
- Panasonic松下SL-SX510 使用说明书.PDF VIP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4课《科技力量大》课件.pptx
- 2016年房产新政最新消息最新购房契税政策标准.doc VIP
- 202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江西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招聘事业编制人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分类训练.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