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菊英的出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换个角度看《菊英的出嫁》 五四运动犹如一把利斧凿开了中国这个黑暗“铁屋子”, 透射进来一缕久违的阳光 ,飘荡着一股清新的空气 , 而作为思想 风向标的文学领域也在响应中发生着变化 , 出现了许多新思想、 新思潮。文学领域几大巨头之一的小说也不可逆转地感受到这种 变化 ,吸收了这种变化。中国现代小说就是带着一连串的问 号――问题小说 , 告别了封建时代 , 开始了她的现代征程。 “问题 小说”的题材和主题相当广泛 : 下层民众的疾苦、人生价值的探 索、妇女儿童的悲哀……由于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 ,人民开始 关注到自身生存的处境 , 不由得要向这些问题追问并急切的寻求 解决的方法。 但由于社会发展进程以及“问题小说”自身的不足 这种闪现着青春激情的新文学迅速走向衰落 , 旋即被乡土小说所 取代, 确立了其主流的地位。 所谓“乡土小说” , 在 20年代初、中期 , 这一概念还没被明 确提出, 直到 1928年鲁迅才在《小说二集序》中提及 , 称之为“侨 寓文学”。他主要指的是那些青少年时期生活在乡镇而现今寓居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一批青年作家 , 以自己熟悉的故乡的风 土人情为题材 , 而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 落后, 并借此 抒发自己隐现的乡愁。 “乡土小说”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崛起 , 除了时 代和文学自身发展的因素外 , 一个重要的契机便是鲁迅作品的影 响 , 鲁迅形成了一种乡土小说的经典模式。鲁迅是最早创作乡土 小说并发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的人 , 像《故乡》 、《祝福》 、《阿 Q正传》等农村题材的小说,就在浙东水乡这个大舞台上演了一 出出乡土社会文化和它的民众心态的悲“喜”剧 ,并把此作为揭 示和批判国民性的广阔疆场。 出现了像阿Q这样一个经久不衰的 中国传统文化和心理的原型。 而鲁迅的浙东同乡们许钦文、 王鲁 彦、许杰等人 , 他们自觉地追随了鲁迅 , 直接受其影响 , 并有意识 地模仿他开始创作 , 形成了一股清新自然 , 质朴真实的小说之风 , 被大家所普遍接受。他们不仅追随、继承了鲁迅的乡土题材 , 更 重要的是大都师承了他批判国民性这一特点 , 他们力图也在乡镇 这样一块热爱的热土上抒发自己爱恨情仇 , 同时也创作出了一批 阿Q家族系列形象:阿长(王鲁彦《阿长贱骨头》)、天二哥(台静 农《天二哥》 )、菊花(许钦文《鼻涕阿二》 )等,这些人物身上都 闪现着阿Q的影子,但又有各自独特的个性,他们从不同角度,不 同侧面,拓宽和丰富了阿Q们的精神世界。 “乡土小说”将揭示和批判国民性作为主战场是通过不同 的媒介来实现的 , 而其中民俗文化 , 尤其是那些荒诞野蛮的风俗 如冥婚、水葬、典妻、卖妻、大妻小夫……更是如一把把尖刀残 酷地剖析出寄植其中的国民性的种种劣根和弱点。 王鲁彦的《菊 英的出嫁》就是这样一部上乘之作 , 它反映了浙东地区的一种特 殊的婚姻陋俗――冥婚 , 让读者们在无可奈何的笑声和悲凉中 , 看到了这种风俗对人精神的奴役和统治 , 已深入他们的骨髓 , 腐 蚀他们的灵魂 , 甚至到了真幻不清 , 人鬼不分的地步 , 阻碍了人性 的觉醒 , 批判了乡民的愚昧、 无知的畸形文化心态。 通常, 我们解 读这个作品往往最先也是感触最深的就是这一点 , 而透过这落后 愚昧的冥婚背后 , 难道我们就不能感受一点别的 ?我们为什么不 能把这愚昧的冥婚看成是浓烈、深沉的母爱的体现呢 ? “冥婚”即为死去的人缔结婚事 ,或称之为“结阴亲” , 它 与正常的婚俗几乎毫无二致 , 也需要媒人说合 , 双方父母定婚约 , 男方要给聘金 , 女方要给嫁妆 , 表现着中国人浓厚的鬼神观念。 《菊英的出嫁》中 , 菊英八岁夭折 , 疼爱她的母亲痛不欲生 , 一直 活在深深的自责里 , 总认为是自己的疏忽害死了年幼的女 儿, “娘懊悔得不得了了 ,娘觉得以先不该要她去” ,因此 , 在这 故去的整整十年里“她不知道滴了多少眼泪 , 瘦了多少肌肉 , 为 了菊英 , 为了她的心肝儿” ,在这个十年里 , 菊英的母亲用一种痛 苦的方式回忆着她的心肝儿 , 思念着她的心肝儿 , 流露出对心肝 儿浓烈的母爱。 十年前, 淳朴的母亲面对心爱女儿的疾痛无计可施 , 为了给 女儿治病四处借钱 , 典当自己的皮袄 , 从中医到西医 , 从人到神 , 从药到偏方 , 能求的都求了 , 但最终没能挽留住年幼女儿的生命 , 小菊英死了。同时 , 我们也听到了一个绝望母亲心碎的声音。而 在十年后的今天 , 也即早年夭折的菊英应成年的时候 , 她娘又用 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达着她的母爱――为菊英找一个“丈夫”。 这 似乎寄托着她一定的补偿心理 ,补偿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疏忽 , 以 此来寻求心灵上的一种安慰。 她确信自己的女儿在另外一个世界 没有丈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