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冷端系统优化 China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火电厂汽机侧整机优化实践应用介绍 1 2 3 低加疏水系统优化 冷端系统优化 4 汽轮机通流新技术 新型汽封技术 1、汽轮机通流新技术 1、汽轮机通流新技术 1、汽轮机通流新技术 1、汽轮机通流新技术 1、汽轮机通流新技术 1、汽轮机通流新技术 1、汽轮机通流新技术 1、汽轮机通流新技术 1、汽轮机通流新技术 2、新型汽封技术 汽封 减少漏气 篦齿/迷宫 汽封 蜂窝 汽封 刷式 汽封 其他 接触式 (石墨) 汽封 组合 汽封 布来登 汽封 降煤耗2克 TuboCare 汽封 2、新型汽封技术 2、新型汽封技术 2、新型汽封技术 2、新型汽封技术 2、新型汽封技术 2、新型汽封技术 2、新型汽封技术 2、新型汽封技术 2、新型汽封技术 2、新型汽封技术 2、新型汽封技术 2、新型汽封技术 3、低加疏水系统优化 目前火电机组各级低压加热器基本上采用疏水逐级自流法,利用各级低压加热器之间的压力差,让疏水逐级自流至相邻近的疏水压力较低的加热器蒸汽空间,通过正常疏水方式可以将上一级加热器疏水热量回到回热系统中来提高机组的经济性; 但由于低压加热器相邻两级疏水压差小,上一级加热器疏水无法依靠该级疏水压力克服疏水管道沿程阻力以及加热器疏水口物理高度差,无法实现低压加热器正常逐级疏水,只能依靠事故疏水方式,既无法将疏水热量回到回热系统中,又增加了凝汽器排放热量,影响机组的背压,并且长期占用事故疏水手段,增加了机组运行的风险。 3、低加疏水系统优化 采用喷射泵疏水方式,以喷射泵为工作载体,喷射泵的工作流体为凝结水,引加热器疏水,经喷射泵抽吸混合后进入相邻的下一级加热器,提升了加热器疏水出口压力,加大了相邻两级加热器疏水压差,提高了疏水逐级疏水能力。 以600MW机组6号低加疏水为例,75%负荷工况下,低加疏水102t/h,喷射泵驱动水20t/h,疏水引射后,压力提高0.1MPa,极大提高逐级疏水能力,同时还降低了疏水温度,起到疏水冷却器的作用,解决了机组低负荷工况逐级疏水不畅带来的经济性、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3、低加疏水系统优化 3、低加疏水系统优化 4、冷端系统优化 由于上部管束的阻挡,蒸汽难以到达下部管束,换热性能差异大; 非合理设置空冷区,管束流阻不均,造成凝结不均,部分蒸汽未充分冷凝; 存在较大低速区和涡流区,影响整体换热性能; 壳侧流速过大(超过140m/s),易造成管束振动; 壳侧阻力明显偏大(达430Pa); 回热效果差,冷凝水过冷度较大; 抽气设计不合理; 换热性能非常差,比按HEI设计的换热性能相差40%以上 。 美国西屋双菱形布管 4、冷端系统优化 该机组凝汽器改造具体措施如下: 采用先进布管技术,改造后增大凝汽器的蒸汽通道面积,使蒸汽进入管束时具有低的流速,蒸汽能直接进入管束内层,自由流向热井,汽阻减少,回热通道增大,凝结水过冷度减少,背压降低,使凝汽器达到最佳真空。 采用TP316L不锈钢管,解决铜管腐蚀减薄问题,并且提高抗冲刷能力和抵御污染物腐蚀的性能;冷却水管头和端管板间采用胀接+(无添料)氩弧焊接的链接方式,杜绝冷却管端口发生泄漏。 优化抽真空口的位置及管路,减少抽真空管路的阻力,提高机组抽真空能力。 改变中间支撑隔板间距,增加中间隔板数量。在蒸汽侧通过安装适当的挡汽板及挡水板等附件阻止蒸汽流,达到高效的传热和除氧效果,以期望保持小的凝汽器端差和凝结水过冷度。 对冷凝管束的管板、隔板、水室等进行优化设计与改造; 4、冷端系统优化 基于先进理论和仿生数值优化开发的管束布置新技术,消除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显著提高了换热性能。 新型仿生优化管束 比初步方案高23% 比HEI高13% 传热系数 管束汽阻200Pa China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