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1068-2016 蒙古族祭敖包规范.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03.200 A12 备案号:51722-2017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068—2016 蒙古族祭敖包规范 The Mongolia Guidelines of Aobao festival 2016 - 11 - 05 发布 2017 - 02 - 05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5/ T 1068—2016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制依据 GB/T 1.1-2009的规定。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院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院。 参加起草单位:锡林郭勒盟质量技术监督局、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晓春、张蒙、张铎、刘小平、斯仁那德米德、吕慧芝。 本标准于2016年11月首次发布。 I DB15/ T 1068—2016 蒙古族祭敖包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蒙古族祭祀敖包时的民俗礼仪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与蒙古族祭祀敖包民俗礼仪相关的旅游、表演、科研、教学传播等领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15/T 1068—2016 蒙古族民俗礼仪 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DB15/T 1068—201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敖包设置 4.1 敖包场地 敖包通常设在地面开阔、风景优美的高山,丘陵,平原,泉水、河湖边上或道路旁。 4.2 敖包结构 用石头堆成三层圆形石头堆,中心插一根长杆(苏尔喀沁),杆上镶铜质或金银材质的杆头(道格), 系风马旗和经文彩条,前方堆起祭祀台,放着烧柏香的垫石,敖包上层插满树枝。 4.3 数量与布局 既有单座敖包,也有以主敖包为中心的三座敖包、五座敖包、九座敖包、十三座敖包等。 5 祭敖包分类 5.1 红祭(肉食祭) 用专门准备的“秀斯”祭祀敖包的形式。将整羊“秀斯”、羊背“秀斯”等供在敖包之前进行祭祀。 5.2 白祭(奶食祭) 将奶豆腐、奶油、黄油等奶食品盛盘放在敖包前当作供品,进行叩拜、祈祷的祭祀仪式。 6 祭敖包礼仪规范 1 DB15/ T 1068—2016 6.1 祭品要求 6.1.1 用来祭祀的牛羊肉、马奶和乳制品等食品。 6.1.2 用来装饰敖包的哈达、柳条、经幡、敖包石和五色绸布。 6.1.3 用来摆放祭品的祭品桌(台)。 6.2 主持人员要求 祭祀仪式一般由敖包达、传承人、特定或大家推荐的人主持。 6.3 时间要求 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农历五月初至七月中旬之间举行。 6.4 祭敖包流程 6.4.1 祭祀前1 天修缮敖包,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 6.4.2 献上哈达和祭品放在桌上,再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敖包正前方叩拜。 6.4.3 祭祀后,把秀斯的羊头、羊尾巴尖、羊右后腿第一节用哈达包上,放在敖包上层柳条中间。 6.4.4 参加祭祀仪式的人围绕敖包顺时针转三圈,祈求赐福,保佑人畜两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并将带

文档评论(0)

778899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