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时期的养殖池塘管理工作.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高温时期的养殖池塘管理工作 入伏之后,各地气温都会陆续升高,此时的高温时期也是很多水产项目池塘养殖的关键阶段。入伏后池塘养殖管理有哪些重点?哪些疾病需要预防? 一、养殖池塘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底热缺氧 高温导致底质发热,缺氧是池塘出现的普遍现象,而这些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塘上层的水温度比下层的水温度高,增加了上下水混合的阻力,水体饱和溶解氧下降,水体溶氧易不足,从而导致水体分层,使表层溶解氧高的水不能和溶氧低的水融合到一起,影响了池塘水平循环和垂直循环,导致大量有机物累积,厌氧菌大量繁殖,形成厌氧发酵,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缺氧。同时底热加剧了耗氧,加重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毒性,容易出现冒底现象。水温升到35度以上时,底热的池溏容易出现底层缺氧,引起跳溏,缺氧浮头,养殖动物会出现食欲不振,生长缓慢等现象。 池塘底部发热,主要是因为细菌太活跃,降低水温是解决这个难题的主要原因,夏季水温高改底为了降低有害菌的代谢速度,减少耗氧量和减少微生物的产热,同时尽可能的换水和发动增氧机,尽可能的把上下水温拉平衡。若实在没有办法降底部水温,可以每亩撒“稳定型VC”来降温,目的是溶解过程需要吸热,来降低水温。 2.倒藻现象 高温季节温度高,光照强,容易加重菌类的代谢,加速藻类生长和死亡。水中悬浮物和死藻使池水浑浊,产生藻毒素和池塘中有机物,造成坏水缺氧和浑浊。高温季节的虾前期摄食迅速,投料猛增。虾塘水体和底质中的残饵,粪便,死藻等有机物分解速度加快,水体富营养化,从而滋生蓝藻,甲藻等不良藻类。藻类过多消耗池塘的养分,使池塘底部缺氧,加速恶化,产生有害毒素,有害细菌的滋生,繁殖,容易导致疾病暴发。 二、养殖动物需要关注的疾病 1.烂鳃病 病原为柱状黄杆菌。主要危害草鱼和青鱼,从鱼种和成鱼均可受害,鲤、鲫、鲢、鳙、团头鲂和罗非鱼等也可感染,一般流行于4-10月,以夏季最为流行,水温15℃以上时开始发病,在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致死时间越短。常和传染性肠炎、出血病和赤皮病并发。感染是鱼体与病原直接接触引起的,鳃受损后特别容易感染,在水质好,放养密度合理且鳃丝完好的情况下则不易感染。 2.细菌性肠炎 此症的病原体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鳙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在水温在20℃以上时流行,水温25℃-30℃为流行高峰,流行时间为4月-10月,从鱼种到成鱼都可发病,一龄以上的草鱼、青鱼多发生在4月-6月,当年草鱼多发在7月-9月,被感染的鱼离群独游,食欲减退,严重时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凸,肠壁充血发红,后期肠粘膜溃烂脱落,死亡率较高。疾病流行季节,防治方法同烂鳃病。 3.赤皮病 病原为荧光假单胞菌。又称擦皮瘟,是青鱼和草鱼的主要疾病之一。此病多发生于2-3龄大鱼,当年鱼种也可发生。荧光假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鱼的体表完整时病原菌无法侵入,只有当体表受损时,病原菌才可乘虚而入。 4.对虾白斑综合征 该病主要危害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等,自2014以来有部分克氏原螯虾主要产地(湖北、江苏、安徽等)也有该病的发生。主要传播方式为水平传播,经口感染,发病水温一般为20℃-28℃,各沿海地区对虾主要养殖区及湖北、江苏、安徽等均有发生。被感染的病虾首先停止摄食,行动迟钝,弹跳无力,漫游于水面或浮于池水边不动,并很快死亡,病虾体色往往轻度变红或暗淡褪色,典型的病虾在甲壳的内侧有白点,白点在头胸甲上特别清楚,肉眼可见,有的病虾白点不明显,头胸甲与其下方的组织分离,容易剥下。 5.锚头蚤 对淡水鱼各龄鱼都可危害,全国都有此病流行,尤以广东、福建和广西最为严重,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流行季节长。锚头蚤在12-33℃都可繁殖,主要流行于热天。尤以鱼种危害最大,当有4-5只虫寄生时,即能引起鱼病死亡,对2龄以上的鱼一般不能引起大量死亡,但影响鱼体生长、繁殖及商品价值。主要危害体重100g以上的鳗,寄生在鳗的口腔内,严重时鳗因不能摄食而饿死。 6.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 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鲫、鲂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从鱼种至成鱼均受害。特点是发病鱼种类多,流行范围广,多呈急性流行,发病后死亡率高,尤其水温持续在28℃以上、高温季节后水温仍在25℃以上时最为严重,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体色发黑,鳃盖骨内表皮充血、发炎、腐烂,形成一个圆形不规则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 7.传染性脾肾坏死病 主要危害鳜鱼,该病流行水温25℃-34℃,最适流行水温28℃-30℃,气候突变、气温升高和水环境恶化,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部分鳜鱼养殖区发病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江苏、湖北、广东等鳜鱼养殖区。 8.肝胰腺坏死症 俗称“偷死病”,主要发生对象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斑节对虾等,多由于投苗密度过大、饲料投喂过量,养殖水质恶化等原因引起。 三

文档评论(0)

松鼠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松鼠知识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