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疾病》第5章水产动物病毒性疾病.ppt

《水产动物疾病》第5章水产动物病毒性疾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 论 第五章 水产动物病毒性疾病 第六章 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 第七章 水产动物真菌性疾病 第八章 寄生虫病 第九章 水产动物非生物性疾病 第五章 水产动物病毒性疾病 病毒的特点: 1.个体极小。小的20~30nm,大的100nm. 2.无细胞结构。核酸(中心)、蛋白质(外壳) 3.营专性寄生。要在活细胞中才能生长、繁殖。 4.繁殖方式简单。复制 5.能产生包涵体。在寄生的细胞中形成的一种斑块结构。通过染色,可用普通显微镜观察到。 6.对温度的抵抗力是耐冷不耐热。 一、草(青)鱼出血病 草、青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当年草鱼鱼种、一足龄青鱼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1. 病原:为呼肠孤病毒科的 呼肠孤病毒(草鱼出血病病毒) 2. 流行情况 (1)危害对象 : 草鱼,体长2.5~15cm的鱼种,尤其6~10cm鱼种。青鱼,一足龄。同池其它鱼不感染。 (2)流行季节: 6~9月,尤其8月下旬~9月初,发病水温 23~33℃,最适流行水温27~30 ℃。20 ℃以下病鱼呈隐性感染。潜伏期3~10d。 (3)流行地区广: 全国各地都有该病的流行。 3.症状: (1)“红肌肉”型。病鱼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但肌肉明显充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均呈红色,鳃瓣则严重失血,出现“白鳃”。这种类型一般在较小的草鱼种(体长7~10cm)较常见。 (2)“红鳍红鳃盖”型。病鱼的鳃盖、鳍基、头顶、口腔、眼眶等明显充血,有时鳞片下也有充血现象,但肌肉充血不明显,或仅局部出现点状充血。这种类型一般见于在较大的草鱼种(体长13cm以上)上出现。 (3)“肠炎”型。肠道部分或全部呈鲜红色,肠系膜、脂肪、鳔壁等有时有点状充血。肠壁充血时,仍具韧性,不腐烂,肠内虽无食物,但很少充有气泡或黏液,可区别于细菌性肠炎病。大、小草鱼种均可见到。 草鱼出血病 4.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要进行病原学、病理学及免疫学诊断。 5.防治措施 (1)彻底清塘; (2)草鱼鱼种下塘前用灭活疫苗浸浴或注射; (3)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鱼体抵抗力; (4)发病季节,每亩水面水深1m,生石灰15kg/次, 溶水后全池遍洒,15-20天一次。 (5)发病季节,每月用下列治疗药物预防一个疗程。 ①外泼药:全池遍洒含氯消毒药,如二氧化氯0.2—0.3g/m3,或漂白粉精0.5—0.6g/m3,或三氯异氰尿酸 0.3—0.4g/m3。 ②内服药:每100kg鱼每天用0.5kg大黄、黄芩、黄柏、板蓝根(单用或合用都可以)再加0.5kg食盐拌饲投喂,连喂7天。 ③每100kg鱼每天用40mL4%碘液拌饲投喂,连喂4天。 ④每万尾鱼种用大黄或枫香树叶0.25-0.5kg,研成粉末,煎煮或开水浸泡过夜,与饵料混合投喂,连服5天。并以硫酸铜0.7g/m3全池遍洒,两天为一个疗程。 ⑤每万尾鱼种用水花生4kg,捣烂后用250g大蒜,加250g食盐,或混合打浆后,和豆粉制成药饵,每天喂2次,连喂3d。 二、痘 疮 病 1.病原 疱疹病毒。 2.病症早期病鱼体表出现乳白色斑点,以后变厚、增大,形成表皮的“增生物”。色泽由乳白色逐渐转变为石蜡状,长到一定程度后自行脱落,但又会重新长出。当“增生物”数量不多时,对病鱼无多大危害。如蔓延到鱼体的大部分,就严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消瘦,并影响亲鲤的性腺发育。 右上图患病鲤鱼背面观,为疾病早期。 右下图患病鲤鱼侧面观,疾病后期。 3.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鲤、鲫及圆腹雅罗鱼等,影响鱼的生长及降低商品价值。同池混养的青、草、链、鳙、鳊及赤眼鳟不感染。该病流行于冬季及早春低温(10-16℃)时,及水质肥沃的池塘、水库、网箱内。 4.防治方法 (1)将病鱼放到含氧量高的清水或流水中饲养一段时间,体表的“增生物”会逐渐脱落转愈。 (2)升高水温及适当稀养也有预防效果。 (3)流行地区轮养对此病不敏感的鱼类。 (4)用季铵盐(苯扎溴铵)全池泼洒0.1~0.2g/m3,连用两天。或0.4~1.0g/m3甲砜霉素全池泼洒,连用两天。 (5)发病时用银翘和板蓝根或单味板蓝根,一次量分别为每公斤饲料3.2~4.8g或8~16g,每天2次,连用4~6d。 三.鲤水肿病 1.病原 此病是由病毒和细菌双重感染而引起的。病毒初步诊断为鲤春病毒。细菌主是点状产气单胞菌。 2.病症 (1)急性型:患病初期的病鱼皮肤和内脏有明显的出血性发炎,皮肤红肿,身体的两侧和腹部由于充血发炎,出现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浮肿红斑;鳍的基部发炎,鳍条间组织破坏,形成“蛀鳍”,肛门红肿外突,全身竖鳞,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