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疾病》第9章非生物性疾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非生物性疾病 第一节 泛池 症状:一般除鲤、鲫鱼外,最初鱼在池的上风处浮于水面,不停地张闭嘴,用口吞取空气,接着狂游乱窜或横卧水面或头撞岸边,呈奄奄一息状,并开始陆续死亡,因长期缺氧可致贫血,生长缓慢,下颌突出。 缺 氧 死 亡 防治: 1.在冬季干塘时,挑去过多淤泥,留15~20cm。 2.掌握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 3.遵循“四定”投饵、“三看”施肥的原则,及时捞出残渣剩饵。 4.夏秋季节,适时加水、换水。 5.夏秋季节定期搅动塘底。 6半月施一次生石灰,改良水质。 7.适时开动增氧机,遵循“三开,两不开”的原则.(晴天中午开,阴天次日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阴雨天白天不开) 8.发生疾病时,可施加化学增氧剂(如过氧化物、食盐、明矾、石膏粉、黄泥水等) 第二节 肝胆综合症 1.病因: (1)生物因素:病毒、细菌、寄生虫、藻毒素等。 (2)水质因素:水体氨氮、亚硝酸、硫化氢、甲烷含量高,pH超常,溶氧缺乏,重金属离子高等,均能造成肝胆损伤、功能失调。 (3)药物因素:50多种药物均能不同程度引起肝胆的损伤。 (4)营养因素:长期投喂不合格的饲料,轻则导致生长缓慢,严重的造成肝胆功能逐渐减退,免疫力下降,若在其它致病因子参与下,就会暴发肝胆综合症。 (5)管理因素:为了追求高产,盲目增大养殖密度、投饵量使水体环境恶化,增加了肝脏的负担,造成营养过剩,使肝脂肪增多,引起肝脏肿大。 2. 症状 初发期,鱼一般不死,摄食也正常,但体表颜色变淡发白,体内肝胆外形完整,肝发白或发黄、发绿、发红。发展期,鱼类零星死亡,摄食缓慢,体表两侧鳞片发白,背部发黑,鳍条变暗,有时鳍条末端发白,尤其尾鳍末端;体内肝组织肿大或硬化,肝为白肝、黄肝、血肝或为黄白绿相间的大理石“花肝”。胆囊肿大1~3倍,黑胆、黄胆,胆汁棕褐色或淡褐色,腹腔内可见少量白色或淡红色透明腹水。 暴发期,每天死亡量增大,鱼体两侧鳞片和皮肤发白,头部背部发黑,鳍条发灰或“蛀鳍”,鱼体粘液很多,不同程度并发烂鳃、鳔炎、肠炎、腹腔炎、肌肉炎。鱼体宽厚肥胖,反应呆滞,经常在水面下暗游;体内肝糜烂,破碎,肝苍白或黄色,胆囊肿大2~3倍,胆汁深绿色或墨绿色。 3.防治方法 (1)加强饲养管理 放养密度适中,投饵施肥适度,可减轻肝脏的负担;适时调节水质,可避免因水质因素造成肝胆疾病;不随意滥用药物,可避免引起肝脏的损伤。 (2)如已发生疾病,应减少或停止投饵。 (3)确诊疾病,以便对症用药 如为病毒性肝胆综合症,要内外兼治。 外用:二氧化氯全池遍洒,使池水浓度为0.3~0.6 g/m3,连用2~3d。 内服:每50 kg饲料中加板蓝根150g、茵陈250g、蒲公英100g、虎杖75g、甘草50g,连喂5~7d。 (4)如为细菌性肝胆综合症 外用:10%PVP-I,使池水浓度为200ml~250ml/亩.m,每天一次,连用2d。 内服:每50kg饲料加10%氟苯尼考75g、盐酸多西环素50g、柴胡100g、龙胆75g、黄柏75g、黄芩75g、栀子50g、甘草50g,连喂4~5d。 (5)如是寄生虫性肝胆综合症 外用:1%阿维菌素,使池水浓度成20ml/亩.m,另加硫酸亚铁,使池水浓度成0.2g/m3。 内服:每50kg饲料加10%盐酸左旋咪唑125g、青蒿200g、白花蛇草100g、金钱草50g、黄芩50g,连喂4~5d。 (6)如为非寄生性肝胆疾病 则要考虑是否水质有毒的原因,藻毒杀藻,药毒停药,还要停止投喂人工饲料。 (7)如为营养因素造成的肝胆疾病 则要内服胆碱及维生素C,另加清热解毒、利水除湿、疏肝理气药,如:“三黄”、茵陈、板蓝根、柴胡等中草药。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