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吃的》
上大学时,我认识了一位北京的老知青,他告诉我,从西北插队回来,每顿饭都能把自己撑个半死,吃完了还忍不住往兜里揣俩馒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饿。
但是饿,并没有让人们丢掉了优秀的传统。在困难年月,在一个家庭中,谁吃什么,谁吃多少,能看出家风,能看出善良;接人待客,能看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一、鸡蛋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印象,就是人每一天只能吃一个鸡蛋,吃多了消化不了。
这是我母亲告诉我的,多年以后我才明白这是一个善良的谎言。那时,男人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做妻子的早晨会给丈夫打一个鸡蛋水,不是每一天都有,因为不会有那么多鸡蛋;只能打一个,因为打多了舍不得,所以才有了人每一天只能吃一个鸡蛋的理论。
那个时候,鸡蛋,显示出了男人的地位,折射出了女性的吃苦耐劳、勤俭贤惠。
女性的吃苦耐劳、勤俭贤惠还不止吃不上那一个鸡蛋。姑娘大了,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同男劳力一齐摸爬滚打在田里,但评工分儿时,最好的女劳力只能拿到男劳力的八成,分红以后基本上没有她们什么份儿,好像她们天生就是只有吃苦,而没有享受的权利。等到出嫁时,还多少能要回一点儿彩礼,为家里的兄弟娶媳妇儿做出在这个家里最后的贡献。
有一年春节前,后面街上一户人家娶亲,我跑去看热闹。却见新娘家人与新娘在新郎家门
口停住了,不肯进去。仔细听来,原先新娘家听说新郎家当年分红多,临时提出要 50 块钱、
20 尺布票,男方家不给,两家在门口对峙着。
到底给了没有,我挤在后面没看着。但是下午新郎的母亲拎着筐到邻家挨家借鸡蛋,说是
要给女方家的。我想这大概是女方家里妥协了, 50 块钱、 20 尺布票要不来,要筐鸡蛋也行。风波难平,日后每每这两口子吵架时,总还能听到那 50 块钱、 20 尺布票的陈年旧账,当然还有鸡蛋。
我的记忆如此深刻,是因为我对新郎的记忆深刻。他叫王家福,一个地道的农民,但他最喜欢的事儿,不是种地,而是谈论国家大事,在路上捡到一角儿报纸也能研究一会儿,然后讲给大家听。我明白的许多事都是从他那儿听来的,就算我之后上了大学,国家大事我也讲但是他。
此刻,我每一天只吃一个鸡蛋。
二、饺子
莫言曾言,他立志当作家,是因为他听人说,作家每一天三顿饭都是饺子,而且是肥肉馅儿的。在饺子的激励下,他成了作家。
但我很想明白莫言能不能看包饺子,因为我不能看包饺子,因为看包饺子时,我会馋的受不了。其实原先我不是这样,我家每次包饺子,就是逢年过节那三两次,事先有思想准备。只因为有一次非年非节家里包饺子,我看到了却没吃上,从此落下不能看包饺子的病根儿。
有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惊奇地发现母亲在包饺子。我呆了一呆,立刻转身冲出了院子,心砰砰直跳:为什么这天会包饺子?我在外面徘徊了好长时间,为的是等饺子煮好了再回去。但等我回去,等着我的依旧是苞米饼子和清汤寡水的炖白菜。母亲看出了我的疑惑,告诉我,家里的猪卖给供销社了,这天买了点儿肉,请生产队长。饺子只包了那么几十个,还给院里邻家小孩儿捡了几个,咱们等过年再吃。
听说猪卖了,我放下了饼子,来到空荡荡的猪圈,心里也空荡荡的。这头猪,头年春天来到我家,一年来,我放学后的时间大部分都贡献给了它。拔猪草,煮猪食,夏天还用绳子拴着它的腿到河里洗澡,就盼着杀猪那一天了。杀了猪,不要说能吃上肉,就是煮下水的老汤,我也能泡着饼子吃好多天。
这一年养的猪我们家是没有权利杀的,因为我们家长资(就是欠生产队钱),养的年猪务必卖给供销社,这叫上任务。上一年我家也长资,但猪能够杀,是因为队里当年的任务完成了,不需要我家的猪。今年队里的任务没完成,所以不准杀。但也不是绝对的,有的长资户不管这些,猪杀了就杀了。我的父母守规矩,欠了队里的钱觉得理亏,另外也体谅队里的难处,老实地把猪卖给了供销社。
其实猪是杀是卖,对我父母来说也是两难:杀了猪,肥肉熬油,能让家里大半年的菜里见到油星儿;卖了猪,有了几个余钱,能够给孩子添件衣服。我的父母不懂悖论,但如何选取,必须是在心里纠结了很长时间。贫穷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匮乏,还有精神上的折磨。
猪没了,过年的饺子照吃不误,但是我没感觉出一丝儿肉香。
三、面条
有一年春天,我发烧,没去上学。中午母亲下工回来,看着我烧的通红的脸,默默翻找了一阵儿,带我去了饭馆儿,要了一碗面条,站着看我吃。
面条盛在一个粗瓷大碗里,我正要吃,旁边坐着的一个老太太感叹道,哎,当妈的自己不舍得吃啊。我母亲倒很坦然:孩子病了,领他吃碗面条,你也吃点儿吧。说着找了一个碗,用筷子挑了两筷子面条,递给了老太太。我心里不情愿,但我没说。母亲善良,在那么困难的岁月里,尚且能狠狠心买一毛钱的鱼炖了给我们家坐月子的猫下奶,何况是熟识的一位老太太。
其实老太太并不是来乞讨的,她只是进来歇息一下;其实我母亲也是想给她买一碗面条的,只是没有钱。我能够想象出,那一刻我母亲心里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