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背景下黔东南苗侗习惯法之传承与创新.docxVIP

社会变迁背景下黔东南苗侗习惯法之传承与创新.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变迁背景下黔东南苗侗习惯法之传承与创新 黔东南是以苗侗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州,全州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33个民族,截止2021年末常住人口*****万人,户籍人口*****万人,少数民族户籍总人口为*****万人,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803%。其中,苗族人口2029万人,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425%;侗族人口*****万人,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295%;其他少数民族3963万人,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83%。在国务院公布的1-4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黔东南州就占了53项72个保护点,居全国地州市级第一位。入选的名录中包括苗族古歌古词神话、规约习俗(侗族款约)、苗族栽岩习俗、苗族贾理等与民族习惯法有关的非遗,是黔东南民族民间文化和我国少数民族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从传统到现代黔东南苗侗习惯法也发生了变化,对其进行梳理与探讨,对促进当今苗族侗族地区的社会和谐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传统苗侗习惯法:议榔和款条 苗族习惯法是以“议榔”立法、“理老”司法和“鼓社”执法的形式存在,在民事纠纷预防和处理以及刑事犯罪预防和处罚方面都有很多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极大地预防了民事纠纷和刑事犯罪的发生,从某种程度而言也是预防的“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在民事纠纷的预防和处理上,主要有关于物权纠纷、债权纠纷、邻里纠纷、侵权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的规定。如关于所有权的确定,苗族中有“结草为记”的习惯法,无论是准备开垦的荒地、砍到的树木、待运的柴草……只要用一把野草挽成一个草结(俗称“草标”)放或拴在上面,就证明该物已有主人,其他人不能擅自占有,否则会受到处罚。关于故意伤害他人引起的侵权纠纷中,习惯法规定造成伤害后果的由侵权人给受害人请酒赔不是(赔礼道歉),并負责医药费用。在邻里纠纷中规定如果禽畜糟蹋了邻居庄稼必须赔偿,损失多少赔多少,如有争议请村寨头人“理老”调解。还对邻居之间房屋与房屋的距离,以及相邻土地之间的通行、排水都有相关规定。在恋爱习惯上提倡恋爱自由的原则,但同宗、同社的异性不能接触,还有不准和已婚男女谈情说爱,要遵守人伦道德。婚姻理歌唱到:“不能和已出嫁的女子深交,不能同已结婚男子迷恋。”否则对不守规矩、行为浪荡的男女,可打可骂,打伤打残无理可诉。在父母子女关系上规定,父母有教育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民间俗语:“老子欠儿子一个老婆,儿子欠老子一副寿板。”如果因为以上纠纷导致伤害和杀人的,苗族习惯法也有相关规定,如果是伤害了他人要请酒赔不是,并负担医药费用,情节严重的,要罚10斤酒和1只羊作“羊酒服理”;如果是故意杀人案件,被害人亲属可复仇,处死凶手甚至直系亲属,并掠夺其全部财产赔偿死者损失;如果是过失杀人的,一般通过赔命价或承担安葬费即可。总之,苗族习惯法在民事纠纷预防和刑事犯罪和处理上规定既全面又具体,尤其是对“民转刑”案件的预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侗族习惯法表现形式主要为“款条”(或款约),而“款条”的基本形式又包括“款碑条”和“款词条”,其流传的形式有口头相传、书面传抄和石刻碑文三种。口承文本《约法款》作为款组织专用的一种民间自治法规,在唐代以前就产生了,并在唐宋时期的侗族聚居区已经普遍存在。在纠纷预防上,侗族习惯法特别重视“宣教”和“心治”,重视对人的思想教育和个人、家庭、房族和村寨的荣辱观。如《约法款》中的《六两威规》就属于专门劝教方面的条款,其中说道:“讲到家中兄弟,说道兄弟分家,竹园随竹林,禾仓随住房,不许越过界石,不许移动界碑。……家中兄弟,千年岩石压不垮,万年砥柱冲不塌(喻要紧密团结)。……肩膀不许相磨,膝盖不许相碰(喻不要发生矛盾)。”这些劝教性的条款,虽然没有具体的惩罚规定,但它对侗族社会的影响非常重大,尤其促进了侗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团结。同样,侗族习惯法也在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社会治安、生产管理等民间纠纷预防和处理上做了规定,所不同的是都有不同的条款进行专门规定,比如涉及劝教戒世和惩恶扬善的《寨规款》和《乡规款》,反映生产生活和社会习俗的《丰收款》和《习俗款》,涉及婚姻家庭的《石根款》和《九十九公合款》等等。此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侗族习惯法特别关注邻里关系的重要性,所以有很多条款都对其做了规定,比如在《款条》第十三款中说道:“向来山林,各有各的,山冲大梁为界;瓜茄小菜,也有下种之人;莫贪心不足,过界砍树;莫顺手牵羊,乱拿东西;谁人不听,当众捉到;铜锣传村,听众人发落。”《法规款词》也说:“别人的是别人的,不能夺取;屋场、园地、田塘、禾晾,家家都有,各管各业,各用各的。”对用水管理也有规定:“共源的水,同路的水,公有公用,大家都得利,引水浇田,上面先浇,下面后浇,不许谁人,挖断田埂,破坏田口,不许捅洞偷水。”此外,侗族习惯法在人伦关系上

文档评论(0)

wh45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