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三雷达观测性能与观测技术认知【认知目标】了解IMOMSC.192(79)号决议航海雷达性能标准对雷达观测性能的要求。【能力目标】能描述IMOMSC.192(79)号决议航海雷达性能标准对雷达目标最大探测距离、最小探测距离、距离分辨力、方位分辨力、测距误差、测方位误差的要求。【情意目标】树立团队合作、较强的安全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树立不断学习进取的信念。雷达观测性能船用雷达的使用性能主要有:最大探测距离、最大作用距离、最小作用距离、测距精度、测方位精度、距离分辨力、方位分辨率、扫描范围及时间、抗杂波干扰能力、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等。远洋航行的大型船舶:尽早发现远距离物标,以便进行远距离定位,即要求雷达的远距离性能好。航行在沿海和内河的小型船舶:图像的清晰度,以便于避碰,即要求雷达的图像分辨率高,盲区小,近距离性能好。雷达目标探测范围1.目标最大探测距离目标最大探测距离是指在雷达显示器上能够辨识该目标的最远距离,表征着雷达发现远距离目标的能力。目标是否在雷达的视野之内远距离目标能够被雷达探测的条件雷达的探测能力雷达发现该目标的能力目标的反射能力几何地平 1.93光学地平 2.07h1雷达地平 2.23天线雷达地平目标雷达地平h 2雷达地平和最大探测距离1、最大探测距离及其影响因素定义:考虑地球曲率,天线和目标的高度及大气的折射影响,雷达所能观测的最大距离一、最大探测距离及其影响因素1、正常辐射(标准大气折射条件)大气压 1013mp,随高度增加而下降36mb/1000英尺(305m) .温度 150C,随高度增加而下降20C/1000英尺(305m) 相对湿度 60%(不随高度变化).折射指数(海面) 1.000325 随高度增加而下降 0.000013/1000英尺.一、最大探测距离及其影响因素2、受大气因素的影响较大(1)正常辐射;(2)次折射(欠折射或负折射);(3)超折射(也称过折射);(4)大气波导现象次折射正常辐射超折射超折射和次折射温度非常冷湿度潮湿空气轻风暖干冷冻的陆地(冰雪)海面次折射一、最大探测距离及其影响因素次折射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的速度相对湿度增加大气折射指数随高度升高增大多发生在地极附近“上冷下热”“上湿下干”温度暖干气流湿度和风陆地冷湿海面超折射一、最大探测距离及其影响因素超折射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的速度 20C/1000英尺(305m) 或相对湿度减小(上热下冷;上干下湿) 大气折射指数减小的速度 0.00013/1000英尺红海, 地中海, 英吉利海狭的 夏天,亚丁湾一、最大探测距离及其影响因素大气波导现象 过强的超折射引起大气波导。表面波导和高悬波导 异常传播并不在天线所有方向上发生,脉冲的反射和传播还取决于波长 。最大作用距离在一定的电波传播条件下,对某特定物标,雷达能满足一定发现概率时所能探测的最大距离。表示雷达探测远距离目标的能力在自由空间中,雷达最大探测距离计算公式:雷达方程Pt:天线发射的脉冲功率;GA:天线增益;λ:工作波长;Prmin:接收机门限电压;σ0:物标有效散射面积 目标特性探测距离(n mile)目标类型水面以上高度(m)X波段S波段海岸线602020海岸线688SOLAS船舶(>5000GT)101111SOLAS船舶(>500GT)588安装符合IMO性能标准的雷达反射器的小船453.7带雷达反射器的浮标3.54.93.6典型浮标3.54.63没有雷达反射器的小船23.43导航浮标和雷达反射器海岸线点目标大型延展目标船舶复杂目标雷达最大作用距离例举在无杂波环境下,对于视角超过尤其是远远超过雷达水平波束宽度的大型目标,X和S波段雷达的探测能力是相近的综合考虑,,就40m之内的小型目标而言,X波段雷达的发现距离是S波段雷达的1.1~1.6倍,而且目标越小,X波段雷达对目标的发现能力越有优势X和S波段雷达的探测能力对于视角小于雷达水平波束宽度的点目标而言,其X波段雷达横截面积要比S波段雷达的大10倍左右最大作用距离结论目标的雷达探测地平两者中较小者目标的雷达最大作用距离最大作用距离影响因素技术指标的影响:1)工作波长?:①长:最大作用距离远;雨雪、海浪杂波干扰小。②短:距离分辨力高;测距精度高;(天线尺寸一定,水平波束宽度小)方位分辨力、测方位精度高。2)峰值功率Pt:功率大,最大作用距离远,杂波干扰强。3)脉冲宽度?:①窄:最小作用距离近;距离分辨力、测距精度高;杂波干扰小。②宽:最大作用距离远。技术指标的影响:4)天线增益GA:越大对最大作用距离越有利。5)天线水平波束宽度?:越小,测方位精度、方位分辨力越高;最大作用距离增加;雨雪海浪杂波干扰小。6)天线垂直波束宽度?:①小:最大作用距离远;雨雪海浪杂波干扰小。②大:最小作用距离近。7)脉冲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