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先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先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于湖南先秦史的研究与重建,经过前辈学者耕耘,已经有许多重要成果①。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相关文字史料较少,在考古材料的理解上也存在差异,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本文拟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考古材料三方面,各选取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不当之处,尚祈赐正。 一、传世文献先秦传说“湖南地方化”及其问题 在湖南地区有一些古史人名、地名的传说,如: 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卷11记载,宋淳熙十四年(1187),澄州慈利县(今湖南慈利)“周赧王墓”旁发现青铜器,实则此为“周赧王”墓所在的诸说之一,存疑待考。 流经长沙城区的“捞刀河”,在地方文献记载中,多表述为与三国关羽有关。但从清代的古地图上看,多是作“捞塘河”。按,这一文字差异可能和读音有关,在长沙地区的方言中,“d”、“t”关系比较密切,如“油桃”经常读为“yóu dáo”,据此,“捞塘河”演变为“捞刀河”,应当也与此有关,自然和所谓的关羽故事无关。 益阳地区有所谓“陆贾山”,一些文献将此与汉代出使南越的陆贾相附会,实则其名更多作“陆家山”(或作“陆角山”),在汉语中“j”、“g”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如北方地区常见的“×各庄”实际就是“×家庄”,因此所谓的“陆贾山”和汉人陆贾无关的。 由此可见,相关地方文献中的地名及其相关传说,要经过考证后,才能准确发掘其史料价值。湖南地区现存有炎帝陵、舜帝陵、嫘祖墓、二妃墓、善卷墓等遗迹,由此学者也展开了对黄帝、炎帝等传说人物的研究,但纵览此前的相关研究,也存在一些可思考之处。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将古史传说人物“湖南地方化”,如有学者认为,炎帝族团与湖南沅水流域关系密切,而不应当在黄河流域。就具体的研究而言,在许多学者的考订下,炎、黄等古帝均出湖南,由此似乎湖南系当时的中心区域,但相关考证其实也都各自存在问题。 1. 关于黄帝,有学者考证黄帝出生于湖南,并认为古崇山、尧山、会稽山均在湖南。古書有“黄帝生于寿丘”的记载,而长沙星别称“寿星”,则长沙别号为“寿丘”。此外,湖南湘阴县有地名“黄陵”,论者推测“也许黄帝与舜之二妃葬同一山上”,而其附近又有黄水(疑为古姬水),从而认为黄帝即位及死后葬在湖南无疑。于此,贺刚曾有判断,认为“孰是孰非,仅凭为数不多且互有抵牾的传说材料尚难确断”②,笔者认为是比较合理的。 2. 相对于黄帝传说,湖南的炎帝传说资料更为丰富和悠久,因此探讨更多。有学者认为,炎帝出于湖南③,也有学者考证舜晚年避居湖南永州舜皇山④。还有学者具体考证了古帝王的出生日期与地点,认为“炎帝神农公元前5080年辛巳诞生于湖南怀化的会同连山乡,黄帝轩辕氏公元前4660年左右诞生于湖南的长沙寿丘(即今岳阳君山的轩辕之丘)”。 但是,从文献的记载来看,早期的炎帝传说主要流传于陕西、河南、山东等地⑤,何以湖南会有炎帝传说,学界对此曾有不同的探讨。如赵世超指出,炎帝族原本活动于黄河流域,后来在阴阳五行观念的影响下,被人为分配到了南方,而湖南炎帝陵的出现也于此观念有关⑥。这一观点比较中肯,从神话故事的流传来看,应当有一个“原发地”和“传播地”的区别,而从湖南地区的“炎帝传说”来看,明显属于“传播地”的范畴。朱汉民认为“神农炎帝”成型于汉代,是南方农神崇拜与北方英雄崇拜的结合;最早有炎帝安葬地点的记载见于晋朝,指出炎帝神农氏葬于长沙,并没有关于炎帝陵具体方位、地点的记载。此外,关于湖南炎帝陵的确切记录是从宋代开始的,而炎帝陵的修建与宋朝宣扬火德文化有关⑦。王震中先生曾指出,面对各地出现的炎帝传说,此前的做法或是采用排他性方法,只承认某一地而排除其他的地方;或者是采用“炎帝族迁徙说”,主要是因为炎帝族的不断迁徙。上述两种方法均有不足,王先生就此提出“民族融合”一说,认为各地“炎帝”及其各地炎帝传说,应当是西周以来随着民族融合而出现的,是民族融合的结果⑧。上述两位先生的意见值得重视,湖南的炎帝传说,应当是从中原地区传播而来的,不应据后世的文献记载,来考订所谓“湖南炎帝遗迹”。 3. 关于尧,有学者认为“五帝时期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江北、江南的先民都尊奉他们为祖先,形成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和各种遗迹,湖南攸县的‘尧帝宫’等遗迹亦是如此”⑨,也有学者提出,“湖南攸县之丹陵、尧山等尧帝生、葬地遗迹是有较充分的古文献依据的,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的尧迹当是尧的后裔带去的,抑或是好事者的附会”,并肯定尧出于湖南。实际上,从上说学者所依据的主要文献来看,年代大多也较晚,可能缺乏说服力。 4. 关于舜,《史记》有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据此,历来不乏学者认为舜出湖南。近来郭静云也认为,舜在《楚辞》里被称为“湘君”

文档评论(0)

yz759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