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2021.docx

(完整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2021.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学习资料精品学习资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中考古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鉴赏要点一对作品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词?为什么?”或“甲词可否换成乙词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答题方式: ①解释字面意思和内涵②指出运用的手法③点明妙在何处 (可从景物特点、主旨、情感和意境等方面分析)【典型例题】 2006年福建卷: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答案及分析】⑴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表明赞成的一点)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 (引文赏析) 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突出的情感) 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照应试题)【迁移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鉴赏要点二:对作者情感、主旨的把握答题方式: ①描写了生活(景物)②抒发(寄寓、揭露、赞颂)了的情感(感叹) 精品学习资料 精品学习资料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中考古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 鉴赏要点一对作品中重点词句的理解; 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词?为什么?”或“甲词可否换成乙词或其 他词?请简述理由。” 答题方式: ①解释字面意思和内涵 ②指出运用的手法 ③点明妙在何处 (可从景物特点、 主 旨、情感和意境等方面分析) 【典型例题】 2006年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 , 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答案及分析】 ⑴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 (表明赞成的一点) 用“敌”字不仅突出 “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 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 (引文赏析) 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突出的情 感) 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 (照应试题) 【迁移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鉴赏要点二:对作者情感、主旨的把握 答题方式: ①描写了 生活(景物) ②抒发(寄寓、揭露、赞颂)了 的情感(感叹) ③表达了 感情。 ——描写了 抒发了 表达了 【典型例题】 2006年全国卷第 12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 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案及分析】( 1)描写了 农民不避风雨、 辛勤劳作的生活, 发出了 “人间辛苦是三农” 的感叹, 表达了 农民盼望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的心情。 ( 2)作者 通过 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感叹, 欢迎下载 第 1 页,共 6 页 精品学习资料精品学习资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抒发了 怜悯农民的思想感情。鉴赏要点三:对作品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的辨析答题方式: ①指出用了什么技巧。 ②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主旨。命题方法:1、从“是什么”的角度出题:【典型例题】 2006年江西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三江小渡杨万里溪水将 ① 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注 ] ①将:行,流过。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及分析】 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 对比、 比喻以及象征 等手法,(回答“是什么”方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具体回答“怎样采用”这些方法)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精品学习资料 精品学习资料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抒发了 怜悯农民的思想感情。 鉴赏要点三:对作品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的辨析 答题方式: ①指出用了什么技巧。 ②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了这种手法; ③这种手法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感情或主旨。 命题方法: 1、从“是什么”的角度出题: 【典型例题】 2006年江西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 ① 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 ] ①将:行,流过。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及分析】 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 诗人采用 对比、 比喻以及象征 等手法,(回 答“是

文档评论(0)

小橙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