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茶树、蔬菜等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docxVIP

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茶树、蔬菜等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茶树、蔬菜等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为落实农业农村部《2021年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要求,切实做好2021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加快绿色防控技术产品推广应用,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化,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我中心组织制定了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茶树、蔬菜等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以及蝗虫、草地螟、沙漠蝗、橘小实蝇、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油菜菌核病防控技术方案。现将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细化方案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全国农技中心 2021年3月9日 2021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2021年我国水稻一类病虫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预计发生面积8.68亿亩次,其他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其中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稻曲病和华南、西南局部稻区的三化螟中等发生,大螟、穗腐病、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根结线虫病、细菌性基腐病、稻秆潜蝇、稻瘿蚊等病虫在局部稻区发生呈上升态势。为做好2021年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水稻生产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绿色防控技术和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均达到43%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二、防控策略 预防为主,绿色为本,综合控害,统防增效。以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建立良好稻田生态系统、培育健康水稻为基础,采用生态调控和农艺措施,增强稻田自然控害能力;优先应用昆虫信息素诱控和生物防治等非化学的绿色防控措施,降低病虫发生基数。科学安全应用高效低风险农药应急防治,控制病虫危害。推进绿色防控与专业化防治服务融合发展,保障水稻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 三、防控重点??? (一)华南稻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自治区)的传统双季稻种植区,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白叶枯病,密切关注穗腐病、锯齿叶矮缩病、三化螟、稻瘿蚊、橙叶病、跗线螨。 (二)长江中下游单双季混栽稻区。包括湖南、江西、湖北、浙江等省的单双季稻混栽区,重点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穗腐病、恶苗病、白叶枯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细菌性基腐病,密切关注大螟、稻秆潜蝇、稻瘿蚊、稻蓟马、叶蝉、黑条矮缩病、根结线虫病。 (三)长江中下游单季稻种植区与黄淮稻区。包括湖北、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等省(直辖市)的单季稻种植区,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黑条矮缩病,密切关注条纹叶枯病、穗腐病、大螟、根结线虫病。 (四)西南稻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陕西等省(直辖市)的稻区,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恶苗病、白叶枯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密切关注黏虫、三化螟、穗腐病。 (五)北方稻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内蒙古、宁夏、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单季粳稻种植区,重点防治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恶苗病,密切关注稻曲病、立枯病、稻潜叶蝇、穗腐病、赤枯病、负泥虫、稻飞虱、稻螟蛉。 四、防控措施 (一)预防技术 1.选用抗(耐)性品种。以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褐飞虱、白背飞虱为重点,密切注意当地稻瘟病优势生理小种的变化,因地制宜选用具有抗(耐)性的水稻品种,避免种植高(易)感品种。 2.生态调控。田埂和田边保留禾本科杂草,种植芝麻、大豆、波斯菊、硫华菊、紫花苜蓿等显花植物,涵养和保护寄生蜂、蜘蛛等天敌;路边沟边、机耕道旁种植香根草等诱集植物,丛距3—5米,降低螟虫种群基数。 3.农艺措施。(1)翻耕灌水灭蛹。越冬代螟虫化蛹期连片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没稻桩7—10天,降低虫源基数。(2)健身栽培。适时晒田,避免重施、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应用赤·吲乙·芸苔或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植物诱抗剂,提高水稻抗逆性。(3)推行低茬收割,秸秆粉碎后还田,降低螟虫残虫量。(4)稻鸭共育。有条件的地方,在水稻分蘖初期,将15—20日龄的雏鸭放入稻田,每亩放鸭10—30只,水稻齐穗时收鸭。通过鸭子的取食和活动,减轻纹枯病、稻飞虱、福寿螺和杂草等发生为害。 4.关键环节预防。(1)物理阻隔育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流行区采用20—40目防虫网或15—20克/平方米无纺布全程覆盖秧田育秧,阻隔介体昆虫,预防病毒病。(2)种子处理和带药移栽。针对恶苗病、苗瘟、病毒病、线虫病、稻飞虱、稻蓟马、螟虫等苗期病虫,进行药剂拌种或浸种,减少秧田期和大田前期用药。秧苗移栽前2—3天施用内吸性药剂,带药移栽,预防螟虫、叶瘟、稻蓟马、稻飞虱和叶蝉及其传播的病毒病。(3)孕穗末期至抽穗期保护。水稻孕穗末期至破口期,针对穗颈瘟、纹枯病、稻曲病、穗腐病、叶鞘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