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m水平E半岩回风巷.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15m水平E半岩回风巷 重庆拓采工贸有限公司龙池煤矿巷道掘进 作业规程 巷道名称:+715m水平东翼半岩回风巷 支护形式:工字钢架棚支护 总工程师:张锋 编制:生技科 编制日期:二〇一三年五月十日 +715m水平东翼半岩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 汇签表 目录 第一章概况 (2) 第一节概述 (2) 第二节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3)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 (3) 第二节地质构造及煤(岩)层赋存特征 (4) 第三节水文地质 (7) 第四节矿压观测: (8) 第五节瓦斯等级、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 (8)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 (8) 第一节巷道布置 (8) 第二节支护设计 (9) 第四章施工工艺 (11) 第一节施工方法 (11) 第二节凿岩方式 (11) 第三节爆破作业 (12) 第四节装载与运输 (13) 第五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13) 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14) 第五章生产系统 (14) 第一节通风 (14) 第二节压风 (16) 第三节瓦斯防治 (17) 第四节综合防尘 (17) 第五节防灭火 (18) 第六节安全监控 (18) 第七节供电 (19) 第八节排水 (19) 第九节运输 (19) 第十节照明、通讯 (20)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0) 第一节劳动组织 (20) 第二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2) 第一节一通三防 (22) 第二节顶板 (24) 第三节爆破 (25) 第四节机电 (30) 第五节运输 (34) 第六节防治水 (35) 第七节质量标准化 (37) 第八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39) 避灾线路图: (41) 第九章组织保障措施 (41)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巷道名称 该《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名称为+715m水平东翼半岩回风巷,该掘进工作面位于+715m煤层中,开口处位于+715m回风石门见煤点,在东翼井田边界中止。 二、掘进目的及用途 该巷道为矿井准备巷道,担负矿井的运输、行人、通风、供电等任务。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 1、设计长度:设计长度1182m, 2、服务年限:3.79年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 预计工期12个月,开工时间:原2013年6月上旬,竣工时间:2014年6月初。 第二节编制依据 一、根据龙池煤矿《初步设计》以及《安全专篇》而定; 二、掘进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 三、2011年版《煤矿安全规程》、《矿井设计规范》、《矿山安 全法》、《探放水规定》和重庆拓采工贸有限公司龙池煤矿各工种操作规程以及有关规章制度等。 四、龙池煤矿关于《加强机电运输管理办法》、《技术管理工作规定》、《加强顶板管理若干规定》、《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等。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臵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 地面相对位臵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见表2-1 表2-1 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 第二节地质构造及煤(岩)层赋存特征 一、地质构造: 1、地质概况:本区域为向斜构造,轴线呈北东~南西(40°~50°)走向,北东翼岩层倾角为20°~30°,轴部为近水平煤层(5~8°),北西翼煤岩层倾角20~55°。本区域为单一煤层。 2、本区域处于清水溪向斜南东翼,即二迭系下统茅口组(P2W2),含煤地层上部位于二迭系上统吴家坪组(P2W2)第二段内,其底板岩石坚固性f=8~10级,其岩性特征为深灰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具缝合线构造,整个作业区域内,含大量燧石团块结核,夹深灰色薄层硅质灰岩。 3、地质构造:该作业面北西翼为清水溪向斜轴部,由于沉积和构造的作用, 清水溪向斜呈北东—南西向。从总体来看,该掘进工作面的地质构造相对较为简单,但局部地段由于构造作用使煤层和煤层顶、底板发生一定的变化,给掘进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二、赋存特征: 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层间距 ?、煤层:本矿区域内仅含可采煤层一层(K1),煤层厚薄不稳定,结构简单,偶含夹矸,区间内煤层变化较大,煤层厚度0.5~2.86m,平均厚度1m,在采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分叉和尖灭现象。 ?、顶板:k1煤层顶板有伪顶、直接顶和老顶,伪顶岩性为炭质泥岩,随采随落;直接顶为砂质泥岩,煤层采空后大约3~5天后开始冒落;老顶为泥灰岩,致密坚硬,稳定性好,当顶板大面积来压时才缓慢下沉。属容易管理顶板。 ?、底板:直接底板为含水云母高岭石泥岩或含黄铁矿铝土质泥岩,一般较稳定,局部有轻微底鼓;间接底板为茅口灰岩,属易管理底板。区域内出露最新地层为三叠系大冶组(T1d),分布于清水溪向斜轴部,两翼地层分 别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吴家坪组(P2w),下统茅口组(P1m),栖霞组(P1q),梁山组(P1l),泥盆系上统水车坪组(D3s)和志

文档评论(0)

xiaochuichu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