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考古学与物态学的关系.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9882)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9882) 美术考古学与物态学的关系 美术考古学与物态学的关系 相关以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物态学”更侧重于美术史学,这一点似乎在顾平的《“美术考古”:近三十年美术史研究的新转向》一文中有鲜明的反映,只不过因为需要建立独立姿态的“美术考古学”的方法论,“物态学”又从美术史学的方法论中被借用了过来。作为独立学科的“”如何结合美术史学和考古学的方法“本土化整合”成具有独立意义的方法论,恐怕单独的—个“物态学”的方法是远远无法达成其意图的,倒是在达成以观念史为目标方面,所谓的“物态学”远远超越了既定的目标,换句话说,所设立的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在协调性上并不相匹配。 应该说,“美术考古丛书”有自觉的理论探求,而且《美术考古学学科体系》一书也提供了不可忽视的理论框架,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但这种探索并没有构成完整的无懈可击的系统。巫鸿在解释“什么是美术史”时候是这样表达的:“常有人问什么是美术史我的回答很简单,如果使用很多美术史的材料,最后的结论落到一个社会学问题,或是解决了汉代交通方面的问题,那就不是美术史。 如果提出的问题是视觉的、图像的、空间的,中间不管用什么方法,最后又回到美术上来,那就是美术史。可以多种方法。不要越搞越窄,要留有余地。”依据他所持的观点立场,我们抛开达成目标的方法不管,只以最后所取得的结论来看,属于考古学的“美术考古”侧重点是“考古”,属于美术史学的“美术考古”终究还是“美术史”的研究,而独立后的“美术考古学”,其侧重的结论是什么,是“美术”还是。考古”,难道就只剩下“观念”了那是考古的观念还是美术的观念同样的,“美术考古学丛书”的其它几本书也在行文中自觉不自觉的偏离《美术考古学学科体系》所建立的理论框架,无形中还是显露出为文作者对“美术考古学”自己的认识——将“美术考古学”自觉或不自觉的归属为美术史学或考古学的范畴。丛书中的另一本《中国美术考古研究现状》,按照“总序”的规划“是对中国大陆美术考古学研究成果的梳理、评述”,但这本书其实是以实物遗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汇编,如果“美术考古学”真的如其所说是独立的学科,那其范围也太过于宽泛了,以至于相对于美术史学而言,美术史学的领域显得是那么的蹩屈.而且它将可能又回到了传统的以着录作品、画家为任务的史学框架和写作方式,如果真的如此,那美术史学岂有发展前途乎

文档评论(0)

139****2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