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知识梳理.docxVIP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知识梳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知识梳理 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 (二)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 古义:新鲜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 2.仿佛若有光 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今义:似乎,好像。 ? 3.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 4.率妻子邑人 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 ? 5.来此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 6.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 7.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 ? 8.遂与外人间隔? 古义:隔绝,不通音信;今义: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 ? (三)一词多义 1.不复出焉(出去) 皆出酒食(动词) ? 2.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随即,不久) ? 3.忘路之远近(助词,的) 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具答之(代词,代指对方的问题) 处处志之(助词,不译) 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 4.便舍船(离开) 屋舍俨然(房屋) ? 5.捕鱼为业(动词,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 ? 6.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遂迷(最终) ? 7.便得一山(看到,发现) 得其船(找到) ? 8.见渔人,乃大惊(副词,于是) 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然) ? 9.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不久) ? (四)词类活用 1.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2.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3.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4.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 (五)成语积累 1.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2.豁然开朗: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后用以比喻顿时明白或领悟过来。 3.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4.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 课后习题解答 二、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有所不同。默读课文前两段,想象其中的画面,说说这些画面给你的感受。 桃花林的景色:眼前流淌着的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两边是大片美丽的桃花林。林里绿草如茵,芬芳馥郁,一株株桃树像娇艳的少女,柔臂细腰,随风轻扬的花瓣如同漫天春雨,纷繁美丽。 桃花源中的景象:田地平整宽阔,房屋整齐有序,一丛丛翠竹迎风摇曳,一排排桑树伸展出绿油油的枝叶。往前走,那映着天光的田地,纵横交错的小径,一直蔓延到黛绿的山下。远处,白墙灰瓦的村落上空炊烟缭绕,一阵阵孩童的嬉闹声传来……仰望天空,天是那样蓝,白云悠悠地飘着。 感受:美好、宁静、温暖,是理想中的家园。 ? 三、本文笔法简洁而内涵丰富,试依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2.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1.渔人“具言”的内容是桃花源外社会的状况,朝代不断更替,战争连年不断,赋税徭役繁重,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灾难深重。桃花源中人“叹惋”的原因:桃花源中的人们生活安定、富足,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们感慨外面的世事变迁,对遭受战争祸害的百姓深表同情。 2.“如此”包含渔夫自“缘溪行”直到“处处志之”,由入而出的所经历和见到的种种。此处若再一一写出,就会导致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沓冗长。 ? 四、五 见“知识积累”部分。 ? 六、结合课文及下面节引的《桃花源诗》中的诗句,讨论:“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相命肆农耕①,日入从所憩②。 桑竹垂余荫,菽稷③随时艺④。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⑤王税。 荒路暧⑥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⑦,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⑧欢游诣。 注:①相命肆农耕:桃花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肆,尽力。②憩(qì):休息。③菽稷(shū?jì):泛指粮食作物。④艺:种植。⑤靡:无。⑥暧(ài):遮蔽。⑦俎(zǔ)豆犹古法:按照古制进行祭祀。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⑧斑白:头发花白,指老人。 “世外桃源”吸引人的地方: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俗淳朴,社会平等,没有战乱、压迫和苛捐杂税,人们自食其力,生活和美安乐。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宁、人人安居乐业、没有剥削压迫以及战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 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陶渊明,东晋诗人、文学家。 ? 课文内容概括 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虛构世外桃源胜境,表达对理想社会的诉求。 参考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