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名师指津:古诗中的列锦、白描、点染、点面(附:例析).docxVIP

2021高考语文名师指津:古诗中的列锦、白描、点染、点面(附:例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名师指津:古诗中的列锦、白描、点染、点面(附:例析) 一、列锦的概念 列锦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列锦的诗句节奏鲜明,词约意丰,词断意连,形散神聚。因而,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空间。 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赏析:对偶兼用列锦。只通过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名词的排列,勾勒了一幅凄清萧索的清晨景色,曲折的透露出早行旅人孤独的心境和羁旅行役的艰辛。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赏析:设问中套用列锦、虚写。诗人设想与恋人别后的(剧情)情景。“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残月”(意象)破碎,含此后难以团圆之意。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赏析:设问套用比喻、列锦。连用三个比喻,将本来无情的风、雨、草、絮做为喻体叠加复合,以实拟虚,把作者纷乱的愁情形象生动地描摹出来。那一腔愁绪仿佛遍地如烟的青草,连绵弥漫,无边无际;又像那满城随风飘舞的柳絮,濛濛一片,遮天盖地;更似那江南黄梅时节的霏霏细雨,淅淅沥沥,飘飘洒洒。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赏析:排比中套用列锦。三句的九个名词组成了一幅萧瑟冷寂的深秋晚景图,把天涯游子的羁旅惆怅烘托得十分浓烈。景由情生,情由景显,情景交融。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5、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赏析:作者回顾当年的戎马生涯,只抓住其中叙事基本要素:主体——楼船、铁马;时间——夜雪、秋风;地点——瓜州渡、大散关。就十分逼真地向读者展现出雪夜渡江、战船林列,金戈铁马、秋日杀敌的激烈战斗场面。以简驭繁,以主代次,叙事何其简洁,意境何其开阔。 二、白描 白描:白描是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渲染、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的一种描写手法。不用形容词或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捷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勒出事物的形状、明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作用:可使描写的景物的内涵更加丰富,使描写的人物更富神韵,更能传神地表达人物内心,展现情操品质。能烘托气氛,增强诗歌的感染力,使所描写重点更加突出,使人过目不忘。 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再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又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其中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 点染与点面结合手法 【2018年浙江卷古诗鉴赏题】 2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2)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答案: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 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 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关于诗歌中的点染手法,清代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可见,这个“点”就是点出、点明情感的意思,在诗词中是画龙点睛的抒情句(词)或议论句(词);“染”则是用景物描写对这个情感做渲染。点和染相互依存,辩证统一,位置上可以先点后染,也可以先染后点,二者结合,一起来增强诗词的表达效果。点染手法实质上也是情景结合手法中的一种。 这种手法,在其他诗词中也有表现,如: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

文档评论(0)

南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