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典型用法[10个]重点.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文言虚词的 典型用法 [之、而、其、以、焉、与、则、于、因、为、 ] (要求:在括号里写上这些虚词的用法(即词性)和意思) (代词,我)(代词,这)代词、它 (主谓间的助词,不译)(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凑足音节) (代词,我) (代词,这)代词、它 (主谓间的助词,不译) (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助词,凑足音节) (动词,到……去) 1、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3、 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秦晋崤之战》) 4、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5、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6、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石钟山记》) 7、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8、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而】 1、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表示并列关系)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表示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 3、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表示承接关系, “就”“着”) 4、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 5、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秦晋崤之战》)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 “却”。) 6、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假设关系,“如果”) 7、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 语。可不译。) 8、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因果关系,因而) 9、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表示目的关系,来,) 10、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通“尔”,用作代词,译为“你的”) 11、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通“尔”,用作代词,译为“你”) 3.【其】 (代第三人称,他的。) (代第三人称,他的。) (代第一人称,“我(自 (代第一人称,“自己的”) 2、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己)”)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代第一人称,“自己的”) 3、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代第二人称,“你”) 4、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示代词,表远指。 “那”“那个”。) 5、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 (《指南录 >后序》) (指示代词,表近指,“这”、“这些”。) 6、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 (《游褒禅山记》)(表反问语气,“难道”。)(表示婉商语气,“还是”。) (《游褒禅山记》) (表反问语气,“难道”。) (表示婉商语气,“还是”。) (表期望语气,“可要”。) 8、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秦晋崤之战》) 9、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10、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表测度语气,“恐怕”) 11、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殽之战》) (表反问语气,“难道”。) 12、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13、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14、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 不译。) 4.【以】 (介词,用)(介词,凭)(介词,凭)”至于泰安。 ( (介词,用) (介词,凭) (介词,凭) ”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介词,表示时间, (顾炎武《复庵记》) ) “在”) 2、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介词,表示时间,“在”)(表示原因,因为,由于。) 表示原因,因为,由于。) (表示并列, 递进关系 (介词,表示时间,“在”) (表示原因,因为,由于。) 表示原因,因为,由于。) (表示并列, 递进关系 表承接,译为“而”或省去。] 表承接,译为“而”或省去。] 表承接,译为“而”或省去。] 表承接,译为“而”或省去。] 4、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