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找次品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PAGE PAGE10 精品文档 PAGE 《找次品之抛砖引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 【教材分析】“找次品”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找次品问题”是经典的数学智力问题,细分为许多类型,有的类型解决起来相当复杂。五年级下册的《找次品》,只选择了比较简单的一类作为例题,即“若干个外表完全相同的零件,已知其中一个是次 品,次品比正品重一些(或者轻一些)。使用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至少几次就一定能找出这个次品?”“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本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对比、推理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观 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魅力。 这是非常难上的一节课,老师们常常是浮于表面,“拽”出规律,草草收兵。那本课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成为这么难缠的一节课呢? 教师方面: 教师赋予本课的目标太多 这节课综合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推理等活动,再加上其内在规律的隐蔽性,一堂课下来,学生一头雾水,教师也被绕得头昏脑涨。最糟糕的是,教师往往把让学生体会优化策略、记录推理过程、懂得化归思想、形成统计表格、观察表格、发现规律等诸多难度较高的任务都加载到本课的学习任务之中,使教师和学生都不堪重负,晕之! 第1 页 教师对本课背后的数学本质不明了 很多讲课教师自身对于“找次品”问题中蕴含的数学本质并不清楚,只 知道“分3份”,进一步知道“尽可能平均分成 3份”。但对于为什么 要“尽可能平均分成 3份”其背后的道理不明白,为什么会有最终的规 律不明白,知其然但不知其所目然。所以导致越讲越迷糊,只能“拽” 着孩子分3份,“拽”着孩子“尽可能分 3份”,再通过观察数据得出 结论。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 内容本身: 题意理解存难度“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这一要求的理解,学生存在较大 难度。“至少”和“最少”是有区别的,“至少”包含了“最少”,比 “最少”多的也行。但在这类题目中,用“最少”是否可以呢 ?是否能 损伤这道题的研究价值呢 ?值得思考。 图示表达问题 图示表达是不是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否需要特别的关照到?这 点老师们拿不准,很多老师也是在这里费尽心机,图示表示方法也是五 花八门,这一环节的处理很多老师费时费力。 推理及表达方面的难度 本课找寻次品的过程中,学生要经历一系列严谨而缜密的推理过 程,需要长时间去思考一个问题,这可能是学生未曾经历的。因为原来解决问题,一般只需要一步、两步,现在每次称量都超出了两步,并且在每步称量过程中还要分析不同的几种情况,这种较为复杂的分类讨论式的论述方法,孩子们也是初次邂逅。所以在推理以及推理过程的表达方面对孩子们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综合以上方方面面的因素,本课自然成了难点课例。 第2 页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对于用天平称量物品会出现的状态有清晰认识的。 另外,学生对于运用平均分解决问题已经非常熟悉。 能力水平: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运用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对天平的状态进行观察和表述是没有难度的,对找次品过程中的分类表述也有一定的基础,体会找次品策略的多样性也没问题,难度在于感悟到用天平找次品的三个位置:“天平左”、“天平右”、“天平外”,领会尽量平均分成三份。 生活经验:学生虽然对于“找次品”问题缺乏经验,但,对于运用天平分辨物体的轻重,还是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解决简单的“找次品”问题;你那个用简洁的方法 记录设计方案,并能条理、简练、逻辑地运用“如果 那么”的句 式表述称量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实验、对比、推理等活动,经历严密的推理过程,感悟“找次品”策略的多样性,体会最优策略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经历用符合清晰、简明地表达操作及思维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符号意识。能有理有据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处事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趣味性。【教学重点】 感悟“尽量平均分 3组”找次品的模型,弄清 3个问题: 1、为什么分3组? 2、为什么要分得尽量平均? 第3 页 3、当次品可能在较多的一组,也可能在较少的一组时,为什么选 较多的那一组继续称下去?(即至少与保证的问题) 【教学难点】 感悟“尽可能平均分成 3组”找次品。 【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1一12的数字卡片;板书:“排除”“找次品”、 “尽量”

文档评论(0)

157****76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