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为什么突然消失?史前大洪水是主要原因.docVIP

良渚文化为什么突然消失?史前大洪水是主要原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良渚文化为什么突然消失?史前大洪水是主要原因 本文导读: 在这次,中国考古界改变了封闭和保守的态度,以开放性的姿态,广泛邀请国外考古学家参与研究。与国际上全面否定夏朝不同,浙江良渚文化正在得到国际考古界的普遍认可。他们认为,良渚古城遗址的出土文物证实,良渚文化已经进入了文明阶段,具备了王国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中 华文明史正在被改写, 它的长度不是 5000 年,而是 5300 年。 由于浙江良渚文化从未出现在任何古文献中,我们对其起源和消失过程一无所知,只能通过考古出土的证据进行推 测。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学家发现的良渚文化遗址大约有 300 多处,它们的地层剖面都有一个明显的文化断层,说明它们 消失于同一时期。在文化断层上面,留下了一层厚厚的淤泥堆积。 通过考古学和历史文献相对照,专家们发现在夏朝前期,全球都经历了一场大范围的气候突变,引发了史前大洪水。 这场自然灾害持续百年,淹没了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良渚人构筑的巨大堤坝,最终也没有能够挽救他们的王国。那么,成千上万的良渚人都去往何方了 ? 许多考古学家认为,浙江良渚文化在被史前大洪水毁灭以后,良渚人分为两支向外迁徙。其中一支迁往北方,与当时的华夏部落联盟,也就是龙山文化族群发生冲突。在战败后,良渚文化被龙山文化吸收和融合。我们经常能在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良渚文化的玉器。例如江苏北部 的青墩遗址和花厅遗址,都出土过良渚人的祭祀礼器 ——玉琮。 另外一支良渚人,向地势更高的长江中上游迁徙,他们有的进入四川地区,给蜀人带来了先进文化,促使三星堆遗址开始爆发式发展。有的从长江中上游进入陕西黄土高原,与当地的华夏部落融合。比如在陕西神木的石峁遗址,他们的玉器技术也是突然爆发,良渚文化风格的玉器随处可见。 可能有些人要问,为什么良渚人不往南方迁徙呢 ?一是 因为南方当时还是蛮荒之地,为了生存而逃难,自然要逃向 比较发达的地区。二是史前大洪水过后,南方地区也是一片 沼泽,并不适合良渚人繁衍生息。 考古学的发现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在夏朝和商朝中前期, 近 1000 年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基本上是荒无人烟,一片死 寂,没有留下任何大型的聚落文化遗址。有人说上海松江地 区的广富林文化,可以弥补长江流域在夏商时期的文化空白。 但迄今为止,不管是从文化延续时间上,还是从出土文物的 类型上,似乎都没有达到考古学家的预期。 一直到商朝晚期,太湖流域出现了马桥文化,被认为是 越国文化的代表类型。而马桥文化非常原始,无论是玉器制 造技术、陶器制造水平,还是人口数量和生产力水平,都远 远落后于良渚文化。 因此,马桥文化并不是良渚文化的延续, 越国人也不是良渚人的后代。 考古界普遍认为,商朝晚期在太湖流域活动的越国人, 他们来自浙江南部、福建、广东和江西等地区,是土生土长的土著文化。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记载,在春秋末年越国 灭亡后,越国人重新回到了他们的 “祖地 ”,即福建和广东等 沿海地区。到西汉时期,越国人建立了三个王国,分别是温州地区的东瓯国,广东地区的南越国和福建地区的闽越国。 如果越国与良渚文化没有关联,那么同为春秋五霸之一, 同处南方的吴国呢 ? 其实,吴国人是从中原地区迁徙而来的,这在司马迁的 《史记》的《吴太伯世家》中有详细记载。在商朝晚期,周 文王姬昌的祖父周太王古公,生了 3 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太 伯、次子仲雍和三子季历 (周文王的父亲 )。据说,太伯和仲雍知道自己资质平平,无法担当治国大任。为了把王位让给季历,他们 “出奔 ”吴地,建立了国家。周武王灭商后,就把 他们的后人周章封为吴侯。这就是著名的 “周太伯奔吴 ”的典故。 不论周太伯奔吴是真的让贤,还是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也不管最早的吴国是在江苏地区,还是后来迁徙到南方的。总之,从吴国人追认太伯和仲雍为先祖的传统,可以反映他们确实来自中原地区。考古出土的文物也可以证明,吴国在文化上更加接近于中原风格,而与浙江良渚文化没有任何关联。 可见,吴国和越国都没有继承良渚文化。在商周时期, 他们曾经关系亲密,堪称兄弟之邦。后来,吴国军队进攻太 湖流域,赶走了原来在这里生活的越国人。伍子胥奉吴王阖 闾之命, “观天象、测地理、选天命之地 ”,建造了苏州城。 正是因为这一段历史,吴国和越国开始反目成仇,引发了长 达百年的吴越争霸。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商贾范蠡和美女 西施等历史名人,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文档评论(0)

150****62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