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误读辨正.docx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误读辨正.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误读辨正 宝历二年( 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取道扬州返回 洛阳,白居易亦以病免苏州刺史,经由扬州回洛阳。于是, 二人得以在扬州相会。白居易写下《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诗赠给刘禹锡。 刘禹锡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相答。 关于刘禹锡的这首诗主题、感情基调的理解,千百年来可谓 众说纷纭。 关于该诗的主题,吴小如教授认为这是一首讽刺诗。他 在《古典诗词札丛》中论述道: “十年内乱时,刘禹锡一度 又被戴上‘法家'的桂冠。他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 树前头万木春' ,也被理解为旧的腐朽势力将如‘沉舟'和 病树'一样为时代所淘汰, 而新生的进步力量却如江上 帆'和阳春‘万木' ,朝着革命的征途迈进。其实细玩全诗, 刺那些靠吹拍逢迎以猎取高官厚禄的得势小人的。 ”[1] 可以 说,吴小如教授对这首诗的解读是一种误读,事实上,这首 诗不是讽刺诗。 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作者本意,是借‘千帆'万木'来讽 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作者本意,是借‘千帆' 万木'来讽 由于参加王叔文主导的永贞革新, 失败后“二王八司马” 惨遭打击,刘禹锡更是在贬谪生涯中度过二十多年,其愤懑 的心情可想而知,他也确实写了不少讽刺诗。王夫之《唐诗 评选》卷四中说: “梦得深于影刺,此亦谤史也。 ” 评选》卷四中说: “梦得深于影刺,此亦谤史也 。 ” [2] 但是, 这首诗不能归入讽刺诗之列。因为,假设这首诗是讽刺诗, 讽刺对象无非两种:一为讽刺诗歌创作时的当权者,为讽 讽刺对象无非两种:一为讽刺诗歌创作时的当权者, 为讽 刺当年永贞革新失败后屡屡打击自己的政敌。若说讽刺此诗 创作时朝中的当权者则无可能,因为考诸《新唐书》能,,宝历 创作时朝中的当权者则无可能,因为考诸《新唐书》 能, ,宝历 年,“二月丁未,山南西道节度使裴度守司空,同中书门 平章事” [3] 。在朝中当权担任宰相的裴度,是刘禹锡的政 坛同道。第二,是否有可能如《再游玄都观绝句》那样追讽 当年打击自己的政敌呢?此亦不可能。首先,宝历二年政敌 武元衡已死,“月甲申,李逢吉罢” ,即使是讽刺政敌,也不符合诗中“千帆过万木春”的形象。其次,此诗若 武元衡已死,“ 月甲申,李逢吉罢” ,即使是讽刺政敌, 也不符合诗 中“千帆过 万木春”的形象。其次,此诗若 是意在讽刺的话也不符合刘禹锡政治讽刺诗的一贯风格。刘 禹锡的迁谪诗文中从来没有流露过负罪感,他始终认为自己 是为谗言所伤,受人迫害,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4] (《子 刘子自传》)。因此,对于中伤、迫害他的政敌们,他向来回 以蔑视。无论是讽刺特征最为鲜明的两首玄都观桃花诗,还 是《聚蚊谣》《百舌吟》《昏镜词》《武夫词》《飞鸢操》等寓 言为表、讽刺为里的诗歌,刘禹锡对于自己讽刺的对象无不 是蔑视的姿态,这些诗歌中完全没有哪怕稍微低沉的态度, 战斗的意志最为明显。而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前半部分很明显是一种感慨自身以及同道友人的不幸遭遇。 若是讽刺诗,刘禹锡不会向敌人流露出类似感慨。再者,联 系刘禹锡写这首诗的场合,这就更不可能是一首讽刺诗。这 首诗不是孤立的,必须和白居易赠刘禹锡的《醉赠刘 使君》比照阅读。这是在朋友相聚的宴会上的赠答之作,白 居易赠诗主要是为刘禹锡二十多年贬谪生涯鸣不平,对刘禹 锡进行安慰。面对老友推心置腹的关怀,刘禹锡完全不可能 也没必要在这个场合下写一首会惹出事端的讽刺诗。在唱和 之作中进行讽刺,若遭受打击,难免会连累好友。而关于颈 联,白居易更是激赏不已,认为“真谓神妙,在在处处,应 有灵物护之” [5] ,若是语含讥刺,则此首诗的第一读者白居 易应当读得出来,若是读出讽刺的味道来,按照白居易当时 知足保和”的人生态度,他不会如此激赏。可见,无论从 哪一方面讲,这首诗不是讽刺诗,颈联也不是意在讽刺。 关于该诗的感情基调,也是存在争论的。该诗五六两句 不仅对于理解主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理解该诗的感 情基调也是不容忽视的。苏教版教学参考书给出了这样的评 价:“该诗五、六句以‘沉舟' ‘病树'自比,固然感到忧伤, 却又相当达观。刘禹锡当年参与政治改革时只有四岁,不幸被贬三年,如今已是垂暮之年。但展望未来,沉舟 却又相当达观。刘禹锡当年参与政治改革时只有 四岁, 不幸被贬 三年,如今已是垂暮之年。但展望未来,沉舟 的旁边千帆过往,病树的前头万木向荣。诗人对世事的变迁 和仕宦的沉浮,表现出豁达的胸怀。此联所展示的艺术形象 明朗清晰,意境沉郁又有豪迈之气,客观上被认为包含着 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其引申意义已远溢于本义之外 可以说,这对该诗感情基调的理解与解读存在着刻意拔高的 倾向。 刘禹锡在其贬谪生涯中确实写了大量优秀的不同于 般消沉、哀叹的贬谪文学的作品,充满了积极豪迈的乐观精 神和坚贞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