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概论:第4章 全球风系2-3节急流和海气相互作用.pptVIP

大气科学概论:第4章 全球风系2-3节急流和海气相互作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了生存,人们流离失所 等待供水 西太平洋洋面的快速暖化是這些全球性灾难的罪魁祸首 1982年5月至 1983年8月赤道太平洋上海流与海温变化的情形 由于暖洋面区移到太平洋的中间,对流区也因而移至太平洋中间。错置的大气环流,造成了这一连串的天灾。 上面的图表示正常年的时候,由於涌升流,使海底营养的海水涌到海面附近, 助長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鱼量大增,秘鲁的渔民渔获丰富。 下面的图表示,当太平洋东部暖 化,涌升流减弱或消失,海底的富营养的海水停留在海底,浮游生物大减,渔获量也大減,渔民民不聊生,當地人称为“圣婴”。 200 hPa (2005.3.16.08) 500hPa(2005.03.16.08) 850hPa (2005.03.16.08) G Surface (2005.03.16.08) G 为什么ITCZ总在北半球,xie ,2003 Asymmetry of global SST keeps ITCZ stay in the NH Hotter L Cooler H Cross-equatoral wind Trade wind Trade wind Upwelling →SST↘ ITCZ(little wind,little evaporation) →SST↘ Upwelling and ITCZ strength the global SST asymmetry Cross-equatoral Wind ITCZ Upwelling In summery: Global SST asymmetry Global wind pattern asymmtry Cross-equatoral wind Upwelling and ITCZ staying in the NH 课堂测试 1 根据数学表达式,画出冷平流和暖平流的主要形式 2 根据数学表达式,画出风场辐散和辐合的主要形式 3 在下图中标出高低压位置、地转风的大小和方向(示意图) 580 572 576 西风带的绕流 * 第二节 Jet streams急流 要点: 急流(副热带急流和极锋急流)的形成机理、所在高度 急流 弯曲环绕半球,快速流动的气流,数百公里宽,几公里厚的带状区域,急流中心风速经常超过50m/s,有时甚至超过100m/s。通常在对流层顶,海拔10-15公里处出现,高低纬度均可产生。 急流的平均位置 极锋急流 副热带急流 急流的变化、合并、入口和出口 极锋急流 极锋急流 极锋急流 副热带急流 极锋急流的成因 副热带急流的成因(一) 副热带锋,导致强风。 副热带急流的成因(二) 类似 滑冰运动员 角动量守恒 第3节、海气相互作用 全球风和表面洋流 墨西哥湾流 涌升流 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 发生于赤道太平洋上,是一种由于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准周期现象: 东西方向的洋面温度逆转,伴随大气环流方向的颠倒与错置(厄尔尼诺或圣婴现象)。 因为同时伴随南太平洋地表东西气压梯度的逆转(南方涛动), 正常年份 ENSO年份 Sir G. T. Walker 海面温度 82年 海面温度(97年11月3日) 拉尼娜(圣女) 跟着ENSO事件,信风一般回到正常,但是,如果信风很强,不寻常的冷表面水移过中和东太平洋,并且暖水和多雨天气主要在西太平洋,这个冷水期,是El Nino事件的反面。 圣婴(El Nino)和圣女(La Nina) ENSO指数: 气温、海温、海平面气压、云量、风向、风速 影响 世界知名地理杂志的报道 1982-1983年天气灾变 1983年南太平洋台风 平常干燥的厄瓜多尔(南美洲),山洪冲垮了桥梁。 非洲承受了连续两年的无雨干旱 1983年在澳洲,干旱使得风暴带来的不是暴雨,而是漫天的尘土 南太平洋上的一岛屿 1983年8月 南太平洋岛屿附近的海底下,珊瑚都白化(死亡)了 澳洲也是空前的干旱,泉水都冒不出来 渴死、饿死的牛羊、动物不计其数 森林大火 在非洲,干旱使得树木都发不出芽来,动物饿死、渴死或大迁徙。 西风带的绕流 *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