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概 念;心肺复苏主要是指对病人猝死后突然呼吸、心跳停止,而及时采取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心脏按压代替自主循环的复苏措施,不然则会导致死亡。
但是心肺复苏成功不仅是要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更重要的是恢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复苏技术发展简史; 20世纪50年代,沙法教授对人工呼吸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他与Elam等人通过研究助产士沿用已久的用以复苏刚出生而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应用口对口呼吸进行复苏的方法,又重新发现了这项救命技术,1958年,沙法等人确认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效,向世界正式提出了口对口吹气的人工呼吸方法。;2.胸外心脏按压:
早在1858年匈牙利人Jaos Balassa 用胸部按压的方式成功地复苏了一位因结核喉水肿濒临死亡的18岁少女。
1883年德国人Franz Koenig 在外科书上首次描述了胸外心脏按压
19世纪,有人在狗的身上进行过胸外挤压从而使停跳的心脏又复跳的实验,并有详细的报告,可惜这一报告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1950年Boehm再次论及胸外心脏按压,并在其后的10年间成功地救治了数十例病人,
1955年天津医学院王源昶教授在手术室用体外心脏按压术成功复苏心搏骤停患者。;1958年考恩霍文(Kouwenhoven) 观察到,手术中心脏骤停患者,胸外按压后可触及脉搏。这一方法被称为闭式胸部按压(close chest heart massage)这种技术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可以维持; 在此后的数年研究中, Safer 和 Kouwenhoven 将两种技术结合,并明确地将其定义为心肺复苏(CPR)。
196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首次依据Safer 和 Kouwenhoven两位教授的研究成果制定了心肺复苏指南,并建议所有参与心血管急救的医务人员均应接受CPR的培训。;现代心肺复苏术的进展;;心脏骤停 sudden cardiac arrest,SCA ;心脏骤停;CPR必须争分夺秒尽早实施。;现实生活中;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基础生命支持BLS;院外急救;相关解剖知识;胸 廓;相关解剖知识;实施顺序;具体操作:;3、翻转体位
如果无意识,但有呼吸、有心跳的伤病员,应将其置于侧卧位(复原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的??病员应将其翻转为仰卧位(复苏体位),放在坚硬的平面上,去枕平卧。
*如果伤病员有意识,诉颈部或脊柱疼痛,为避免对其可能造成的椎体损伤等二次伤害,请不要随意搬运伤病员,可联系120急救人员。
;心肺复苏—BLS(CAB);4、检查呼吸与脉搏;触摸颈动脉(医务人员掌握);现场心肺复苏的CAB;心肺复苏—BLS(CAB);胸外按压定位(图); 部位要准确:胸骨中下1/3交界;两乳头连线中点
姿势要正确:跪在一侧,两上肢垂直,掌根按压
速度要均匀:至少100次/分,不大于120次
力度要适当:均匀,不猛然发力,胸骨下陷5-6厘米,或胸廓前后径的1/3(老人防骨折);心肺复苏—BLS(CAB);基础生命支持(BLS)的程序;继续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不能拼命按压;畅通、开放气道:;心肺复苏—BLS(CAB);心肺复苏—BLS(CAB);下颌角与耳垂连线 成人90度;心肺复苏—BLS(CAB);口对口人工呼吸动作要领;心肺复苏—BLS(CAB);心肺复苏—BLS(CAB);心肺复苏—BLS(CAB);流程梳理:;;如伤病员无呼吸;*只进行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3、按压深度变更;;`|;无论是否因心脏病所导致的心脏骤停,医护人员都应提供胸外按压和通气。
旧版指南仅指出,急救人员和院内专业救援人员都可为心骤停患者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
谢谢大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