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权力如何尊重用户权利》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数据权力如何尊重用户权利》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的大致平衡,才能为大数据的长足发展,赢得更多彼此信任的空间。(《人民日报》 的大致平衡,才能为大数据的长足发展,赢得更多彼此信任的空间。 (《人民日报》2018年03月23日,有删改) 12.联系上文,对下面的现象做出解释。( 4分) (二) 数据权力如何尊重用户权利 “ 3・15”消费者权益日刚刚过去,人们还在谈论食品安全、假冒伪劣,但也有越来 越多的目光聚焦到消费者的数据权利。比如,一则“大数据杀熟”的新闻就持续引发舆论 关注。有网友自述: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特定酒店,朋友的账号显示只需 300元,自己 的账号则要380元。相同的房间,不同的价格,这可以说是算法的“功劳”。通过深挖消 费者过往消费甚至浏览记录,让算法洞悉消费者偏好,不少互联网平台清晰地知道消费者 的“底牌”,于是就有了上述的看人下菜碟。 明明是明码标价却能暗度陈仓,消费者只能大叹防不胜防。随着新闻的发酵,身边 也有朋友做了类似小实验,发现上述情况绝非个案:同在办公室的甲与乙同时打开某打车 APP呼叫起终点相同的快车(平价车)。但发现,平时常呼专车(高端车)的甲,显示价 格就比平时只用快车的乙略高。因为信息不对称,这样的手法显得很隐蔽很“高明”,能 通过赚取更多消费者剩余来获得超额收益,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欢天喜地拥抱新经济, 认准了平台反而深受其害,这真的成了 “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 有人说,这是针对不同消费能力群体的差别定价。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差别定价 并非一定是坏事。飞机头等舱价格总是数倍于经济舱,演唱会内场座位必然高价,企业版 软件总比家庭版贵很多,它们并不是比普通座、大众版“好”那么多!这样的定价策略之 所以被接受被实践,不只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更基于这样的大前提:它有助于扩大 消费群体,保证产品供给,从而增进社会总体福利。然而,同一时刻对同一产品的差别定 价,尤其是将消费者蒙在鼓里随意加价的情形,并不在其列。为了获得灰色超额利润,它 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已经构成违背消费者知情权的价格欺诈,不为价格法所允许。 从年初支付宝个性化年度账单引发的大数据信任危机,再到“大数据杀熟”的案 例,大数据时代普通消费者的弱势处境暴露无遗。尽管互联网从诞生之际,就被冠以“透 明”美誉,但今天看来,这份透明是非对称的。一方面,平台化意味着新的中心化,平台 手握海量数据,对个人生活轨迹以及消费偏好精准画像,让个人无处藏匿;另一方面,就 像“大数据杀熟”案例所展现的,平台可以有所隐瞒,只以“有限真实”示人。这样的权 力结构,像不像站在一只望远镜两头对视的人:一方看到了对方无限放大清晰的像,另一 方则只能看到一个极度缩小的黑点? 当然,这绝不是说大数据带着原罪,技术本身是中性的,要避免“技术的贪欲”, 既要求拥有技术者不丢失克制的美德,更应构建与大数据发展相适应的消费权利观念。毕 竟,面向万物互联的未来,大数据的深度利用与广泛共享是无法扭转的趋势,无论是通过 大数据营销快速撮合交易,还是依靠大数据分析完善社会治理,数据正在极大地改变我们 的生活。但换个角度说,当大数据无孔不入,也要谨防数据规则远远落后于数字生活,尤 其要避免一些“数据王国”滥用数据权力。只有保证普通用户数据权利与平台数据权力间 三个好友于3月13日到某影城观看13:55场次的电影《黑豹》。他们利用线 上票务销售平台订票发现, A的黑钻账号(在该平台上有 54次购票记录)显示的 价格为61元,B的青铜账号(仅有 8次购票记录)为 57.9元,C的小白账号(刚 *注册的小白账号,在该平台上没有任何购票记录)则为 55.9元。 丿 以下是网友针对文中第一段的新闻发表的评论,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请联系上文,给 “钦差大臣002”写一条回复,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3分) 软差大臣002 :这昱基于原容差尉定桥「平讎根离迸:唁岂7硏辕番肓馳质“驚水頸消蠢能等差 异-制走K同的护桂说汨r趣包为了和益,证貳 删除 删除 在大数据时代,你会给下面的张女士提出怎样的建议?请你根据文章相关内容具体阐述。 (3 分) 张女士发现自己在网络上搜索关键词后,平台会推送各种她想购买的商品与服 务。她觉得这种推荐非常人性化,解决了不少比价的时间,也帮助解决了选择困难 症。 在数据权利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4分) 对于同一件商品,平台提供给老用户的价格反而比新用户高,这是一种“大数据杀熟”现象。即互联 网企业利用自己拥有的用户数据,对老用户实行价格歧视,以此来获得超额的利润。( 4分。从现象 和原因两个角度,各2分。)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这虽属于针对不同消费能力群体的差异定价,但这种同一时刻对同一产品的差别 定价,消费者是不知情的,它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违反了价格法,企业不能为了利益,违反法

文档评论(0)

guoxiachuan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