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设计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设计方案 1 漏电保护器发展现状及前景 漏电保护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1912 年 德国正式发明了电压型保护器, 保护电机外壳漏电。 1930 年欧洲国家开始采用电压型保护 器。 1940 年法国人发明了电流型保护器。 1956年,德国开始生产电流型保护器。在 1962 年美国研制成功灵敏度为5mA的电流型保护器,标志漏电保护器开始进入发展阶段,德、 日、法等国也相继研制成功灵敏度为 30mA的电流型保护器。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各国 开始制定规程,强制在一些场所安装漏电保护器,标志漏电保护器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我国研究漏电保护器起步要晚于国外,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用电量逐年 增加,触电事故也逐年增加,因此引起各部门的相当重视。近年来,我国在漏电保护器方 面的科研、生产、应用有了较大的发展,国家标准主管部门先后组织编制了保护器产品标 准、使用标准;此外,原国家机械委还制订了相关的产品行业标准;此外,国家建设部在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和 GB50096《住宅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中,对低压配电系 统和住宅中漏电保护器的应用均作了规定。国家标准要求漏电保护器在投入运行后,使用 单位应建立运行记录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每月需在通电状态下,按动实验按钮,检查漏电 保护器动作是否可靠。雷雨季节应增加检查次数。但是该试验只能用来检查漏电保护器的 脱扣功能,不能用来校核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分断时间的数值。所以国家标准还规定应定 期进行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特性试验, 测试漏电动作电流值、 漏电不动作电流值和分断时间, 而且,对上述试验中采用的检测仪表的精度等级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丰富。以单片机 为主体,取代传统仪器仪表的常规测量电子线路,可以容易地将计算机技术与测量控制技 术结合在一起,组成新一代的所谓“智能化测量控制系统” 。在数据采集系统中采用单片 机技术,能够解决许多传统仪表不能或不易解决的问题。这种新型的智能仪表在测量过程 自动化,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以及功能多样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2 漏电保护器简介 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简称漏电保护器,又叫漏电保护开关,主要是用来在设备发生 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进行保护。 漏电保护器的主要功能 防止人身触电 漏电保护器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提供间接接触保护;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 0.03A 的漏电保护器在其他保护措施失效时,也可作为直接接触的补充保护,但不能作为 唯一的直接接触保护。在发生触电事故时,流过身体的电流越大,人体所能承受的时间越 短;而触电时间越长,所能承受的流过身体的电流越小。为了分析触电电流和触电动作时 间的规律,有人作了以下试验 ( 用狗作为触电对象 ): 固定触电时间为 0.1 秒、 0.2 秒、0.4 秒、0.5 秒,改变电流大小,电流从 10mA 起每次增加10mA试验。 结果是 : 0.1秒时,电流达到220mA寸,动物仍未有死亡危险; 0.2秒时,电流达到140mA寸,动物就有心室纤颤和心跳过速; 0.4秒时,电流达到10OmA寸,就能使心室纤颤; 0.5秒时,电流达到10OmA寸,使动物心室纤颤,电流达到160mA寸即可使动物死亡。 固定触电电流为30mA 80mA 100mA 140mA时间从0.1秒起每次按倍时增加进 行试验。 结果是 : 30mA寸,时间达60秒;80mA寸,时间达12秒;100mA寸,时间达六秒,对动物均无 死亡危险。140mA寸,时间达0.2秒就有心室纤颤。 从上面试验结果分析可以知道 : 在发生触电事故时,流过身体的电流越大,人体所能 承受的时间越短。而触电时间越长,所能承受的流过身体的电流越小。那么人体到底能承 受多大的电流和作用时间呢 ?经过反复试验,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明确规定 : 人体能够承 受的最大电流时间是30mA.s(30毫安.秒) 3050 lOfl 0H 600 I 人休通过的电说 30 50 lOfl 0H 600 I 人休通过的电说 3 5 ddl- 2 I 5 Loo.gk 山 山.o s 叵蛮tflw 图2-1心室颤动电流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德国柯宾(S.Koeppen)的研究曲线lt=50mA • s,即当通电电流在50mA以下时,通电 时间的长短对人的安全几乎没有影响。在考虑了安全系数后(取安全系数为 1.67)得到曲 线2-3,即It=30mA • s。在曲线的左方及左下方区域为安全区域,在发生触电事故时无感 觉反应和生理效应。因此具有 30 mA- s的漏电保护器可以满足触电保护的需要,具有足 够的安全性 注:漏电保护器只对相与地间的触电或漏电提

文档评论(0)

cooldemon06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