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第四节 民族与民族关系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一、隋唐与突厥的关系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二、隋唐与回纥的关系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三、隋唐与高句丽、靺鞨的关系、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四、隋唐与吐蕃的关系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D、造船:发明脚踏轮船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五、隋唐同南诏的关系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六、唐朝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内容: 1、确立“中国根本,四夷枝叶”的方针:“中国百姓,天下根本,四夷之人,犹于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永安,未之有也”(贞观政要.安边)。“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卷198) 2、设立“羁縻府州”进行统治 3、通过联姻保持紧密的政治联系 4、发展交通事业,鼓励与少数民族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作用: 保证了国家的安定;促进了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第三节、唐玄宗前期的统治与“开元盛世” 707年(景龙元年)7月,太子李重俊不甘忍受屈辱,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发动政变。 710年(景龙四年)5月,韦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中宗,六月初,立李重茂为帝,改年号为“唐隆”,韦后临朝称制。不久,李隆基便与姑母太平公主联合,策动羽林军攻入玄武门,杀死韦后、安乐公主、上官昭容及其党羽,复立睿宗李旦为皇帝。睿宗即位后,李隆基为皇太子。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712年(延和元年)7月,睿宗退位,李隆基即皇帝位,史称唐玄宗。因他死后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又称唐明皇。713年(先天二年)7月3日,唐玄宗杀萧至忠等。太平公主逃入终南山寺,数日方出,赐死于家。至此,动荡多年的政局才稳定下来。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一、唐玄宗开元年间的改革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四十四年(712—756),其统治可分开元(713—741)和天宝(742—756)前后两个时期。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开元年间,唐玄宗先后在宰相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人的协助下,针对中宗、睿宗时的弊政,进行各方面的改革.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1、调整统治机构: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吏、户、礼、兵、刑、枢机六房设政事堂后,增置翰林学士,地方15道,边疆节度使 2、裁汰冗官,整顿吏治,控制食封贵族。“大革奸滥,十去其九”《通典》卷19〈职官〉 3、重视生产:加强财政管理,改革漕运 4、淘汰僧尼: “贵戚争营佛寺,奏度人为僧,兼以伪妄;富户强丁多削发以避徭役,所在充满”(《资治通鉴》卷211) 5、崇尚节俭 一、唐玄宗开元年间的改革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二、盛唐时期的社会经济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第四节 唐朝中后期的政治与唐末农民大起义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一、安史之乱(一)原因: 1、唐玄宗后期,均田制破坏,府兵制瓦解,政治腐败,国力虚弱。均田制破坏:高宗、武宗以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到玄宗后期均田制完全破坏,农民大量逃亡,阶级矛盾尖锐。府兵制瓦解:由于均田制破坏,府兵制失去经济基础,难以维持。戍边兵不断逃亡,唐朝政府用募兵制带替府兵制,军事力量进一步削弱。玄宗后期腐败,不问政事,宠幸杨贵妃,以奸臣李林甫、杨国忠为相,政治更加腐败,这就为安史之乱准备了前提和条件。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2、边防节度使权力扩大,超过了中央政府,造成了外重内轻的局势。玄宗时节度使制度化,不仅带有重兵,而且还兼管行政,财经,逐渐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最后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二)经过:755――763 安禄山 史思明 (三)性质与影响: 性质: 影响: 1、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他对唐朝影响极大,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使北方人民蒙受一次浩劫,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削弱中央集权制度,节度使的权力更加扩大,形成藩镇割据局面,统一的局面不复存在。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二、唐朝后期的社会矛盾 (一)、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1、藩镇割据 以藩制藩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新唐书》卷50《兵志》) 河朔三镇:成德、魏博、卢龙 “喜则连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拼”(《新唐书.兵志》) 唐德宗时的“四镇之乱”: 泾原兵变: 2、宦官专权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中国通史第十三讲唐朝 3、官僚士大夫反对宦官集团的斗争(南衙北司) (1)顺宗时的“永贞革新”(二王八司马事件,146) 王叔

文档评论(0)

rabbitc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