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电磁兼容报告
目录
TOC\o1-3\h\z\u
电子通信设备为什么要保证电磁兼容性
电磁干扰简介
电磁辐射干扰是指通过电磁源空间传播到敏感设备的干扰。这类干扰的能量是由干扰源辐射出来,通过介质(包括自由空间)以电磁波的特性和规律传播的。构成辐射干扰源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有产生电磁干扰的波源;另一个是能把这个电磁波能量辐射出去。电磁辐射场区一般分为近区场和远区场,电磁辐射干扰近区场表现为静电感应与电磁感应导致的干扰,远区场则为通过辐射电磁波造成的干扰。任一载流导体周围都产生感应电磁场并向外辐射一定强度的电磁波,相当于一段发射天线。处于电磁场中的任一导体则相当一段接收天线,会感生一定电势。导体的这种天线效应是导致电子、电气设备相互产生电磁辐射干扰的根本原因。常见的信息辐射干扰源有发送设备、本地振荡器、非线性器件和核爆脉冲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气及电子设备的数量及种类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空间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在这种复杂的电磁环境下,怎样减少设备间的电磁干扰,使每个系统能正常运转,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正是研究电磁兼容技术的宗旨。目前,电磁兼容已成为电子系统或设备的技术关键,为了保证电子系统的正常工作,必须进行严格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在系统研制、设计、工艺、生产、试验、使用等各阶段均要采用电磁兼容技术,电磁兼容设计和管理应贯穿于从产品的研制到使用的始终。
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指的是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能力。电磁兼容技术是以解决实践中的电磁干扰而出现并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从广义角度来讲,电磁兼容技术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电气、电子设备及系统以及人类或动植物在一个共同的电磁环境中的安全共存问题。它既包括电气、电子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也包括自然界电磁干扰(宇宙干扰、天电干扰、雷电干扰等)对电气、电子设备、人或动植物的电磁影响或电磁效应。电磁干扰的传输有传导和辐射两种形式,归纳起来,任何电磁干扰都是由三个基本要素组合而产生的,它们是电磁干扰源(或发射机)、干扰体(或接受机)、传输通道(耦合机制)。相应地对抑制所有电磁干扰的方法也应由选三要素着手解决。
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概念
电子设备受电磁骚扰的影响而出现故障或性能降级,就称为设备对电磁骚扰敏感。如何在设备与电磁环境之间寻求一种协调的关系和共存的条件,这就是电磁兼容性技术。
形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干扰源、耦合路径、敏感设备
电磁干扰源:产生电磁干扰的元器件、设备、系统或自然干扰源。
敏感设备:对电磁干扰发生响应的设备
耦合途径:使能量从干扰源耦合(或传输)到敏感设备上并使敏感设备产生响应的媒介。
电磁干扰对电子通信设备的危害
电子设备和系统受强电设备干扰或系统内部的电磁影响造成性能下降或不能工作的情况是电磁干扰最为常见的危害。在军事上,由于飞机和军舰等军事装备中防御电子系统和进攻电子系统的相互干扰不能同时兼容工作,而遭到对方发射导弹的攻击的战例也很多。
概括而言,电磁能量的人类活动有三大危害:①电磁干扰会破坏或降低电子设备的工作性能;②电磁干扰能量可能引起易燃易爆物的起火和爆炸,造成武器系统的失灵、储油罐起火爆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③电磁干扰能量可对人体组织器官造成伤害,危及人类的身体健康。电磁干扰对电气、电子设备或系统,特别是对含有半导体器件的设备或系统会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损坏效应归纳起来主要有:
1.高压击穿:当器件接收电磁能量后可转化为大电流,在高阻处也可转化为高电压,结果可引起接点、部件或回路间的电击穿,导致器件损坏或瞬时失效。例如,脉宽为0.1微秒、电流幅值为1A的电流脉冲,可在1PF的电容接点上产生100KV电压,该接点被击穿后还会产生数百KHz的衰减正弦波振荡,并辐射出电磁波。
2.器件烧毁或受瞬变干扰:除高压击穿外,器件因瞬变电压造成短路损坏的原因一般都归结于功率过大而烧毁,或PN结的电压过高而击穿,无论是集成电路、存储器还是晶体管、二极管、晶闸管等都是一样的。大多数半导体器件的最低损坏的有效功率为1微秒、10瓦特或10uJ,一些敏感器件为1微秒、1瓦特或1uJ。一般硅晶体管的E极和B极之间的反向击穿电压为2~5V,而且它还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干扰电压很容易使其损坏。
关于半导体器件损坏或受瞬变干扰的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