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不见》的原文及翻译.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独不见》的原文及翻译   独不见原文:   卢家少妇郁金堂⑵,海燕双栖玳瑁梁⑶。   九月寒砧催木叶⑷,十年征戍忆辽阳⑸。   白狼河北音书断⑹,丹凤城南秋夜长⑺。   谁为含愁独不见⑻,更教明月照流黄⑼?   独不见注释:   ⑴独不见: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乐府解题》:“独不见,伤思而不见也。”   ⑵卢家少妇:泛指少妇。郁金堂:以郁金香料涂抹的堂屋。堂,一作“香”。梁朝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⑶海燕:又名越燕,燕的一种。因产于南方滨海地区(古百越之地),故名。玳瑁(dàimào旧读dàimèi):海生龟类,甲呈黄褐色相间花纹,古人用为装饰品。   ⑷寒砧(zhēn):指捣衣声。砧,捣衣用的垫石。古代妇女缝制衣服前,先要将衣料捣过。为赶制寒衣妇女每于秋夜捣衣,故古诗常以捣衣声寄思妇念远之情。木叶:树叶。   ⑸辽阳:辽河以北,泛指辽东地区。   ⑹白狼河:今辽宁省境内之大凌河。音:一作“军”。   ⑺丹凤城:此指长安。相传秦穆公女儿弄玉吹箫,引来凤凰,故称咸阳为丹凤城。后以凤城称京城。唐时长安宫廷在城北,住宅在城南。长安大明宫正南门为丹凤门(见《两京城坊考》卷一)。   ⑻谁为:即“为谁”。为,一作“谓”。   ⑼教(jiāo):使。流黄:黄紫色相间的丝织品,此指帷帐,一说指衣裳。更教:一作“使妾”。照:一作“对”。[2-3]   独不见白话译文   卢家年轻的主妇,居住在以郁金香浸洒和泥涂壁的华美的屋宇之内,海燕飞来,成对成双地栖息于华丽的屋梁之上。九月里,寒风过后,在急切的捣衣声中,树叶纷纷下落,丈夫远征辽阳已逾十载,令人思念。白狼河北的辽阳地区音信全部被阻断,幽居在长安城南的少妇感到秋日里的夜晚特别漫长。她哀叹:我到底是为哪一位思而不得见的人满含哀愁啊?为何还让那明亮的月光照在帏帐之上?   独不见白话赏析   《独不见》是沈佺期的一首名作,它描写了思妇之愁苦情状。   首联写少妇及其所见。上句点出本诗的主人公为少妇,她所在之处为室内充满芳香的郁金堂。下句写她的所见,她看到用玳瑁装饰的屋梁上栖息着一对雌雄海燕,由海燕双栖而感到自己的孤寂。次联接着写少妇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上句点出时令和景物:时届九月秋天,处处响起妇女为远方征人赶制寒衣的捣衣声,这声音震落了树上的枯叶。下句由时令、景物,引出了少妇思夫之情:她的丈夫到遥远的辽阳(指今辽宁省一带)征戍已经十年了。三联进一步写少妇思夫之情:远在辽阳的丈夫已经好久没有音信了,而家在长安城南的少妇由于思夫而睡不着觉,感到秋天的夜特别长。“白狼河”,即今辽宁大凌河,“白狼河北”,即指上文的`“辽阳”;“丹凤城”,长安的别称。末联上句说少妇长时间只能相思而不能与丈夫相见,究竟为谁而孤身独处呢?下句写那明亮的月光却偏偏照射到少妇独处的帷帐上。   全诗描写了闺妇思念征夫的苦闷心情,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团聚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本诗善于运用客观景物衬托主观之情。作者描写堂、梁和帷帐的华丽,海燕的双栖,以及月光的明亮,以反衬少妇的孤独寂寞和思夫之苦;写“寒砧催木叶”的景物,旁衬了少妇的孤独凄清;而春天的海燕和秋天的落叶,又暗示了少妇思夫一年到头始终没有间断过,更写出她的思夫之苦。   在形式上,《独不见》是乐府《杂曲歌辞》的旧题,而此诗则是完整的七律。在初唐,七律还处于萌芽状态,写七律的作者不多,而作者却能够写出颇为完整的七律,也是难能可贵的。

文档评论(0)

建筑工程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工程造价员持证人

本人从事建筑行业十年,各种行业资料都有,欢迎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19日上传了工程造价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