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 古诗词意象意境精讲.doc

高考语文知识 古诗词意象意境精讲.doc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知识的力量Tel 高考语文知识 古诗词意象意境精讲 一、要点梳理 (一)什么是意象和意境 1.意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简而言之,就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形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构思的形象元件,诗歌的意义就是由若干意象的内蕴所组成的。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 意象的作用有: (1)借助意象(组合)营造氛围、环境或意境 以送别诗、山水诗和边塞诗为代表。如“枫叶荻花秋瑟瑟”;“青海长云暗雪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奠定情感基调 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 (3)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 (4)衬托人物气节、品质或性格 这种作用在咏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银杏)、金风玉露(秋风秋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2.意境 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意”与“境”两个因素,“意”就是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3.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 简而言之,意象与意境是点与面的关系。意象是一个个表达意义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由意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一种情调、韵味。 (二)意象分类 分类 意义 例句 送别类(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叙写别后的思念) 杨柳:“柳”与“留”谐音,借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词人对恋人的怀念。 长亭:送别之所,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写离人望着短亭长亭而不见人归来的伤心情景。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 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浸染着离情别恨。 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等。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为“阳关”。 赵彦端《点绛唇·途中逢管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思乡类意象(思念家乡;牵挂亲人) 月亮:因其独特的形象,很容易让我们想到故乡、亲人。 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借月亮充分展示了两地同时思念之情。 鸿雁: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又有怀念故人之意。 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鹧鸪:鹧鸪的鸣声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双鲤:代指书信。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捣衣砧声: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落花: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芭蕉:表达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 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以一女子的口吻,写她不能与情人相会的愁绪。 丁香:指愁思、哀怨或情结。 牛峤《感恩多》:“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 猿猴:借猿啼表达悲伤之情。 杜甫《九日

文档评论(0)

知识的力量Te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成就未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