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栽培技术.pptx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丹参又名紫丹参、赤参、血丹参、红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 ~ 100 cm。丹参以干燥的根入药,为常用中药,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疼,养血安神的功效,另外还有增强免疫力、保护肾脏等作用,近代医学临床用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有显著疗效,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主产于四川、安徽、江苏等省,我国大部分省、自治区均有分布和栽培。 丹参根系发达,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喜阳光充足、暖和湿润的环境,耐寒、耐旱、耐沙,怕高温。忌水涝,过沙过粘的低洼土壤不宜栽种。植物形态(一)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柔毛及腺毛。根圆柱形,朱红色。茎四棱形,上部分枝。叶对生,羽状复叶,小叶5~7,卵形至椭圆状卵形,边缘有锯齿,被柔毛。花冠兰紫色,上唇直立,略成镰刀状,先端微裂,下唇较短,先端3裂,中央裂片较大,并作2浅裂;雄蕊2;子房四深裂。小坚果椭圆形。轮伞花序羽状复叶植物形态(二)丹参性状丹参性状根茎粗短,顶端有时带残基。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分枝。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有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质硬而脆,断面疏松纤维性,有裂隙或略平整,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丹参药用价值 扩展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慢心率、改善心肌缺氧。用于治疗冠心病产生的心绞痛、胸闷、心悸症状 抑制血小板凝集、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降低血粘度、降低血脂 对抗红细胞凝集、减轻动脉粥样硬化,防止血栓的形成和抗凝血作用。生物学特性 丹参野生于林缘坡地、沟边草丛、路旁等阳光充足、空气湿度大、较湿润的地方。 温度:喜温和气候,较耐寒,可耐受-15℃以上的低温。生长最适温度为20~26℃,产区一般年平均气温11~17℃。 水分:怕旱又忌涝,年降水量500 mm以上。 土壤:一般土壤均能生长,但以地势向阳、土层深厚、中等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好。忌在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种植。 酸碱度:从微酸性到微碱性。生物学特性 1.丹参种子 千粒重1.64 g。在18~22℃下,15 d左右出苗,出苗率70%~80%。陈种子发芽率极低。 2.无性繁殖 根分段在地温15~17℃时开始萌生不定芽 3.温度与发育的关系 当5 cm土层地温达到10℃时,丹参开始返青。4~6月枝叶茂盛,陆续开花结果。7月之后根生长迅速,7~8月茎秆中部以下叶部分或全部脱落,果后花序梗自行枯萎,花序基部及其下面一节的腋芽萌动并长出侧枝和新叶,同时又长出新的基生叶,有利于根的生长。8月中、下旬根系加速分枝、膨大。10月底至11月初平均气温10℃以下时,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最低温度-15℃时丹参仍可安全越冬。一、选地整地 丹参的栽培地应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浇水方便、地下水位不高的地块,土壤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pH值6 ~ 8的沙质壤土。 由于丹参的生长期长,在整地时,先在地上施好基肥,尽量多施迟效农家肥和磷肥作基肥。一般亩施腐熟的农家肥5 000 kg,过磷酸钙50 kg或磷酸二铵20 kg,硫酸钾15 kg,硫酸锌2 kg,使有机肥和化肥充分混合,深翻30 ~ 40 cm,耙细整平、作畦。一般畦连沟宽2.5 ~ 3 m,畦高15 ~ 25 cm。过长的畦,宜每隔20 m的距离挖一腰沟,以保持排水畅通。地块周围挖排水沟,使其旱能浇、涝能排。二、繁殖方法 以无性繁殖为主,种子繁殖法因生长期长,产品质量差,故少用。 1. 分根繁殖 秋季收获时留出部分地块不挖,到第二年2 ~ 3月间起挖,选择直径为0.7 ~ 1 cm,健壮、无病虫害、皮色红的根作种根,取根条中上段萌发能力强的部分和新生根条,剪成5 cm左右的节段,按株行距 25 cm × 30 cm开穴,穴深5 ~ 7 cm,每穴放入根段1 ~ 2 段,斜放,使上端保持向上,注意应随挖随剪随栽,栽后覆土约3 cm,每亩用种根50 ~ 60 kg。 2. 扦插繁殖 于4 ~ 5月生长旺期,取丹参地上茎,剪成10 cm左右的小段,剪除下部叶片,上部叶片剪去一半,然后在做好的苗床上按株行距6 cm × 10 cm,斜插入土1/2 ~ 1/3,使芽略露出土面,将土压实,立即浇水。做到随剪随插,插后早、晚用喷雾器喷水,保持畦面湿润。待根长至3 cm左右时即可移栽大田,此法一般较少用。3.芦头繁殖 丹参收获时,选取健壮、无病害的植株剪下粗根药用,而将细根连芦头带心叶用作种苗进行种植。大棵的苗,可按芽与根的自然生长状况分割成2~4株,然后再种植。还可以挖取野生丹参,粗根剪下入药,细根连同芦头一起栽种,按行距30~40 cm、株距25~30 cm,3 cm深挖穴,每穴1~2株,芦头向上,覆土以盖住芦头为度,时间应在晚秋或早春。早春40~45 d即4月中下旬芦头即可生根发芽,晚秋种植当年不发芽。三、田间管理

文档评论(0)

chilejiup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