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生药与天然药物化学教学PPT课件.ppt

中药生药与天然药物化学教学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中药概念内涵 :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 第一,药物性能的表达,有性味,即四气(寒热 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浮沉。这些,有时又称中药特性,即狭义的中药药性。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 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证相对应而发挥作用,配伍组方时还要考虑到药物的七情、反畏、药对等关系。简言之,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这是中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方称作中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中药。 * 1.2.2 中药材讲究产地、采集与贮藏,讲究炮制后应用;天然药物仅重视某种成分的获得? 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长,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医家非常重视“道地药材”,宋代寇宗爽说:“凡用药必须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如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河南的地黄,山东的阿胶,从古到今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中药大都是植物药材,其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各个部位,由于所含有效成分的量各有不同,因而药性的强弱也往往有较大差异,如三月茵陈四月蒿;药材的贮藏因各自不同的物质要求也不尽相同,如含挥发油的植物就应在阴凉处贮藏;中药材讲究炮制处理,才能符合治疗需要,正如前人所说:“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药效和用药安全。 ? 1.2.3 对药物的表述不同? 中药具有药性(四气五味)、归经、功能主治与配伍(君臣佐使)等中医属性标示内涵,其功能是以中医术语如解表、温里、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来表述;而天然药物用其活性成分(有效单体化合物)以西医学理论指导应用于临床,其功效作用以现代医学术语如强心、消炎、解热、抗病毒、抗癌来表述。 ??? 天然药物成分明确,至少一种或一类有效成分是确定的,尽管这种成分可能未必是更本质的成分。而中药由于历史的原因,有效性是肯定的,但有效物质基本不清楚。天然药物有明确的定量指标,目前使用现代检测技术,即使不能对有效成分定量,至少也要对标示成分定量。而传统草药和中成药多数没有建立定量方法,或只有粗糙的定量方法。天然药物采用现代工业分离技术,使有效成分被浓集到一定的高含量,有害成分大部分被除去,这是现代天然药物的技术枢纽。天然药物药理、药效、安全性评价等是现代体系的,国际通用的;而中药使用的是传统民族语言,与现代药学存在着语言上的“不可通约性”,难以与国际接轨。 * 3、先秦时期 《山海经》载有100余种动物和植物药。 4、秦汉时期 《神农本草经》载有365种药物。 5、魏晋南北朝时期 《本草经集注》载有730种药物。 * 9、明代 《本草纲目》载有1892种药物,附方11000余首。 10、清代 《本草纲目拾遗》载有921种药物。 11、民国时期 《中国药学大辞典》 12、当代的本草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中药 * 主要本草著作简介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其著作年代及作者问题,由于《帝王世纪》有:“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宜药疗疾,著本草四卷”之说,故使人认为《本经》作者是神农。 神农在历史上是传说中的人物,神农时代, 尚未有文字,因此不能认为是神农所著。现代学者,一般都认《本经》为东汉末年 (约公元200年)之作品,非一人之手笔,是集体所 创作,而托名于神农。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 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 于神农、黄帝,而后始能入说”,所以《本经》上 冠以神农二字,亦即此故。 * 隋唐时期   代 表 作 《新修本草》[《唐本草》]   作  者:李勣、苏敬等。   成书年代: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    载药数目:844种。    《新修本草》(公元657—659年,唐显庆2~4年)是李勣、苏敬等所编著。世称《唐本草》。 苏敬于唐显庆二年表请修定本草,得到唐高宗的批准,并命李勣等组织二十二人修定,实际上是由苏敬负责。于显庆四年修定完毕,名曰《新修本草》。 * 《本草纲目》(公元1578年,明万历6年)是李时珍编著。 李氏认为“本草一书,历代都有著述,但其中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因此,“奋编摩之志”,用三十年的时间,以《证类本草》为基础,参考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经史百家和有关书籍约八百余种,使“复者芟之,阙者缉之,讹

文档评论(0)

liuxing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