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墓志铭阅读答案翻译.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吴昌硕墓志铭阅读答案翻译(2) (2) 于是离家到江苏出任小吏,不久晋升为直隶州知州,代理 安东令,一个月后就辞官离去。 (3) 出售作品后,名声传扬于海内外,寻求他作品的人连接不 断。 翻译[书摘网》》》 丁卯年的十一月六日,安吉吴先生在上海去世。在沪士大夫和 他的旧交、诸弟子及海邻国游客、爱慕崇敬先生的海外商人,都相继 赶来吊唁哭泣。 先生因为诗书画篆刻记得负盛名几十年。他的篆刻以秦汉印玺 为基础,收敛放纵竭尽它的变化,充满趣味。书法摹仿猎碣,运用铁 钩子锁法。写诗到老更加勤奋刻苦,抒发胸臆,融会贯通唐宋名家的 技艺。画作学习青藤,白阳,参考石田,大涤、雪箇。考察他的成就, 没有不驾驭包容各家妙处,与古代大家之法暗合,不落窠臼,最终能 体现自我独特个性。他奇崛的气韵,疏放朴实的态度,天然的乐趣, 完全像他的形貌,节操性情也由此表达了出来。所以世上的重先生艺 术的人,也越来越重视先生的为人。 先生名俊卿,字昌硕,后来用字流传于世,缶庐、苦铁都是自 己所起之号,浙江安吉人。年轻时遭遇战乱,所住的村落遭屠杀,所 住人家几乎全部被杀光。祖母严氏、母亲万氏和弟弟妹妹及妻子章氏 都惨遭杀戮,先生带着父亲辗转迁徙,也多次从濒临死亡的困境中脱 离出来。因此终其一身都饱含痛苦。考上诸生之后,贫困严重,于是 离家到江苏出任小吏,不久晋升直隶州知州,代理安东令,一个月就 辞去了。长期留在吴会,全部结交当时通达高雅博闻擅长技艺的才俊, 和杨岘老人,任颐老人切磋最深。晚年辗转客居沪上,技艺更精,名 声更高。日本人争着把他的作品当作珍宝,仰慕他的风采和操守,甚 至作模筑像,放在孤山石窟,成为游览胜地。之前这种待遇是中国名 人所没有能得到的。先生内心高洁而外表随和平易,对于外物之表象 非常洒脱,而内里则蕴含着别样的神奇和理趣。先生老年多病且耳聋, 然而接待宾客,纵谈不厌倦。又多次结伴进入歌场,正襟危坐,安静 地默默地揣摩节奏高低,曲终,然后离开。出售作品后,名声传扬海 内外,寻求他作品的连接不断。先生不担心贫穷,不时把所得救济抚 恤让给朋友亲戚。有客人拜访他,叙述商人鉴赏选择他的作品时,大 都用耳中所听到的传闻来代替眼睛的选择, 感到很奇怪。先生笑着说: 假使他们果真都用眼睛选择,我们不几乎要饿死吗? 虽然开玩笑, 也可以看到先生不夸耀自己的才能及所长。 先生去世时八十四岁。壬 申年某月某日送回乡安葬于杭州塘栖的超山。 曾祖父名芳南,国子监生;祖父名渊,举人,官至海盐教谕; 父亲名辛甲,举人,官至知县。妻子章氏已死于战乱,就娶了施氏, 施氏勤奋慈悲节俭,能协助先生成全他的志向,先于先生十年去世。 子吴育、吴涵、吴迈、一女,已亡。吴涵出来成为堂叔伯后代,能刻 印和绘画。吴迈和妻子、女儿都精于篆书隶书,传承先生一种技能来 称名于世。著有《缶庐诗》若干卷,《别集》若干卷,《缶庐印存》若 先生去世的那一年,逢重阳节,还聚集名流登高宴会。酒罢, 我和先生在高楼上作揖告别,面对先生,感到震惊,觉得他像瘦藤和 冷石,仙风道骨,在天光霞气中隐隐约约,似有似无的。不久,先生 死了。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