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三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题 班 姓名 座号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阅读文段后做题。 A.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B.“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文段A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误论点?什么论据?(6分) 2.你认为哪些语句最富有讽刺意味?为什么? (6分) 3.文段B的论点是什么?有什么论据? (6分) 4.文段A、B在文中是什么关系? (6分) 5,文段A、B中的两个“中国人”的含义分别是 和 。(6分) 短文两篇 二、阅读语段后回答问题。 总要有个数量问题,或者说是程度问题,才用得上“基本”二字。基本如何如何,意思是十之八九如何如何。比如说:基本可行,基本有效,基本同意,基本够用,基本吃素,基本不出门……这些都是有意义的。反之,像基本必要,基本困难,基本严重,基本发烧……就不大好理解。要说二加二基本等于四,或者说某某和某某基本不结婚,基本不生孩子,那就近于说笑话了。虽然类似这样的笑话不容易出现,可是类似“菜内有蝇基本属实”的话,只要对报刊文字,特别是内部文件加以注意,那是经常会遇到的。 1.请用“||”在文中划分层次。(6分) 2.本段从理论上阐述“基本”一词的用法的是哪一句,请用“——”画出。(6分) 3.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简析运用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6分) 4.找出推论的句子,并分析它的作用。(6分)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三、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对于“江枫”的新解尤其牵强。我没有作过调查,不知道寒山寺前是否真有两座并排的姐妹桥,一座叫江村桥,一座叫枫桥。就算有这两座桥吧,诗人怎么会把它简称为“枫桥”写入诗中?显然,把江村桥和枫桥合并简称“江枫”,不仅不合古人的习惯,甚至也不合最会滥用简称的今人的习惯。像这样的简称,除了诗人自己,还有哪个能懂?再者,诗是要讲究形象和意境的。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简称,究竟有什么形象和意境可言?有什么美感可言?可以说,除了留给一千几百年后的好事者作考证文章之外,什么意义也没有。最后,这个“新解”如果能够成立,那么,这首诗的题目也应该改为“江村桥枫桥夜泊”了,这行吗? 1.新解的观点是什么? (6分)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反驳? (6分) 3.作者用了什么方法进行反驳?请举例说明。(6分) 4.段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6分) 课外阅读 四、阅读语段后做题。 生活中有些人把讲文明礼貌看成是区区小事,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清代宰相张英和叶侍郎毗邻而居,二人同在京城为官。叶家修墙院占了张家三尺地面,张老夫人为此修书送到京城。张英做诗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夫人接信后立即领家丁将院墙让出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将院墙后退三尺。如果两家互不相让,势必激化矛盾,两家结怨。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有些要通过法律解决,更多的是靠文明礼貌来调节。 矛盾双方都讲文明礼貌,互谅互让,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人们就能安定团结,齐心于四化。 古语说:“诚于中而形于外。”讲文明礼貌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自然表露。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我们就会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心灵美好的人。列宁同志有一次下楼遇到一位女服务员端水上楼,女服务员准备让开,列宁同志说,你端水,理应先过。一点小事,反映了列宁同志能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才育成了光辉照人的美德。古语说:“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由此看来,讲不讲文明礼貌是关系到一个人的品德修养的大问题。 如果上面讲的也还是小事,那么文明礼貌涉及民族尊严问题,总该是大事了吧。李鸿章有一次出使俄国,在公众场合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肆宣扬嘲弄。吐一口痰,事何其小,丢了自己的人格,也无所谓大;但丢了国格,损害了民族尊严,还能以小视之吗?周总理在外事交往中,用一言一行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在招待外宾时,惟恐疏忽失礼。有一次,服务员给外宾上菜比给总理慢了一点,总理专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