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在柏林优秀教案.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PAGE PAGE 2 课 题 14* 在柏林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 37 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对战争的控诉。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3.品味关键语句,理解作者蕴含的情感。 4.领悟这篇小说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重点 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领悟这篇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准备 了解二次世界大战。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看过许多有关战争的新闻、影视作品,这些新闻、影视作品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战争的微型小说——《在柏林》。 2.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介绍作者。 (1)学生先说说自己了解的作者情况。 (2)出示作者介绍,指名学生读一读。 课件出示: 奥莱尔(1873—1939),美国女作家,记者。 微型小说《在柏林》堪称奥莱尔名篇中的精品,很值得大家欣赏与体会。它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的小插曲为故事材料,以极小的篇幅来深刻地反映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它那平静不动声色的叙述后面包含了一股强大的悲愤,但始终没有爆发出来,反而更有感染力。 合作交流。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读通课文。 2.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举动 神志不清 指手画脚 不假思索 咔嚓咔嚓 (2)课件出示句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①指名学生读第一句,注意纠正读音及短句。 ②引导学生理解“后备役”:为战时储备训练有素的后备兵。 ③指名学生读第二句,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④结合上下文说说带点字的意思。 生1:指手画脚:文中指小姑娘说话时不顾他人感受,得意忘形地做各种动作。 生2:不假思索:文中指小姑娘不经过思考,毫无顾忌地嘲笑他人。 ⑤齐读这两句话。 3.快速默读课文,试着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生: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三个儿子的老兵,在重返战场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疯人院。在车厢里,老妇人奇怪的举动引起了两个小姑娘的嘲笑。老兵道出原因后,车厢里一片寂静。 交流与点拨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故事发生的地点及场景。 2.指名学生回答,并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1)学生一起读这句话。 (2)说说车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这说明了什么? 引导:男子都到哪里去了?这里为什么要强调“健壮”男子。 生:男子都上前线去了。 生:为故事设置悬念,为后面头发灰白老人的出现做铺垫。 3.快速默读第1自然段,用“______”画出描写老妇人的句子,思考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妇人。 (1)学生快速默读,画出句子。 (2)学生交流,读句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3)交流。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妇人,你从哪里看出她的反常? 生1:这是一位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生2:从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可看出。 独自沉思、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板书:虚弱多病) 4.车厢里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应? 生: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板书:嗤笑) 5.两个小姑娘可能在想什么?老头可能在想什么?指名发言。 预设:两个小姑娘可能在想这个老妇人是不是有经神病,怎么没有人跟着一起。 老头可能想:我的夫人已经失去了三个孩子,现在没人照顾,你们不同情,竟然还嘲笑我们。 (二)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2、3自然段。思考: 当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一次重复数数时,两个小姑娘又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 生:小姑娘缺乏关怀之心和同情之心,幼稚粗浅。(板书:神志不清 傻笑) 2.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找出老兵说的话,把它画出来。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3.请同学们自己用心读读这几句话,说

文档评论(0)

专注于为中小学教师及学校提供各科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文案等各方面教育资源服务,欢迎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