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丰煤矿深部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华丰煤矿深部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技术 一、华丰煤矿冲击地压发生概况 1、发生破坏情况 华丰煤矿是一个典型的受冲击地压严重威胁的矿井,冲击地压主要发生在四层煤中。首次冲击地压发生在1992 年3 月8 日2406(1)工作面上平巷,上平巷标高为-538m。自发生冲击地压现象以来,共监测出冲击地压事件31400 余次,其中0.5 级以上冲击地压28000 余次,1.0 级以上冲击地2900 余次,1.5 级以上冲击地压495 次,大于2.0 级以上的7 次,最大震级2.9 级。通过全面落实防冲措施,现场共发生破坏性的冲击地压有108 次,造成工作面停产的12 次,发生了4 起多人伤亡事故,造成多人死亡。根据统计,华丰煤矿破坏性冲击地压共破坏巷道2000余米,平均顶底板移进1.2m,两帮移进0.8m,摧毁巷道600余米,断面收缩率75%以上,其中部分顶底板闭合,需要停产大修;累计破坏工作面长度400 余米,平均底鼓1.1m,煤壁向老空区移进0.5m,共损坏单体液支柱500 余根,铰接顶梁600 余根;还严重损坏 了多台设备、设施及多道通防设施。 2、冲击的主要原因 冲击地压发生原因有内因、外因两种因素,内因包括煤层本身的物理属性、煤层原岩应力状态,外因包括采深、采动集中应力、诱发因素等。 一是煤层具有冲击倾向性。冲击地压的发生与煤岩体物理力学性质有直接关系。经试验,华丰煤矿4 层煤具有强烈冲击倾向性,其直接顶具有中等冲击倾向性。 二是砾岩活动是发生冲击地压的主要力源。4 层煤平均厚6.4 米,上方基本顶为70 余米厚的砂岩层,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周期性跨落。其上为40 余米厚的红土层,随基本顶的跨落而弯曲下沉。再上部为500~800m 的巨厚砾岩层,砾岩层整体性强,完整性较强,抗压及抗拉强度均较大,采后不易冒落下沉,导致砾岩层与红土层之间产生离层空间。随着采空面积的加大,巨厚砾岩层形成板状悬空岩梁,砾岩层原来的应力状态发生改变,增加了未采4 层煤的应力水平。当板状砾岩层悬露面积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缓慢下沉并周期性断裂跨落。砾岩层的断裂跨落对下部的煤岩体产生冲击载荷,加剧了4 层煤工作面煤体的应力集中程度,导致4 层煤工作面冲击危险增强,因此工作面上方巨厚砾岩层是4 层 煤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的主要力源。 三是采深大,应力高是发生冲击地压的必要条件。华丰煤矿首次冲击地压发生在-538m 水平,垂深为668m,即华丰煤矿冲击地压发生临界深度为668m,开采深度大于该深度后即有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目前已明显进入深部开采,矿井最大开采深度为1230m,4 层煤工作面开采深度已达970m。随着4 层煤工作面采深的加大,自重应力已超过4 层煤的抗压强度;同时华丰煤矿深部水平构造应力也较高,经原岩地应力测量,最大水平应力为33~42Mpa。较高的原岩应力易使煤体产生应力集中而破坏,从而导致4 层煤冲击地压的发生。 四是煤柱集中应力的影响。四层煤相邻采区之间和上下阶段之间留有采区和阶段隔离煤柱,四层煤下部的六层煤由于断层影响也留社部分断层煤柱,同煤层及相邻煤层的煤柱叠加应力也为冲击地压的发生提供了基础应力条件。 五是工作面采动集中应力和顶板来压的影响。4 层煤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集中范围为5—35m,应力集中系数为2.5, 4 层煤工作面采动集中应力对工作面影响较为明显。据不完 全统计,4 层煤冲击地压83%发生在顶板来压期间,且对工 作面超前压力影响范围破坏最为严重。同时,回采工作面开采强度、推采速度及放炮、割煤、移架等诱发因素也是发生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之一。 二、防治冲击地压的一般原则及主要步骤 1、一般防范原则 为防止矿井发生冲击地压,应首先在矿井的开拓布局及 生产组织上采取可靠措施,优化工作面布置,防止采掘过于 集中;尽量延缓工作面下移速度,防止矿井提前进入深部开 采。在生产技术上,适当控制回采工作面推采速度,降低开 采强度;杜绝不合理同煤层、相邻煤层的煤柱留设,尽量减 小煤柱尺寸;杜绝孤岛采煤。生产期间,一旦形成应力集中区,应主要做好以下工作:采取措施重点监测监控,实施重复深孔爆破卸压;增加支护强度,保证安全空间;降低开采强度,减缓对集中区的扰动强度,使其缓慢释放压力;背向应力集中区推采或掘进等。 2、防治步骤 矿井出现冲击现象后,遵循以下原则采取防治措施:首先进行煤岩冲击倾向性试验,确定煤岩层的冲击倾向性;制订防冲方案及措施,提交专家组论证,确定矿井可行的防冲方案及具体的防治措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划定冲击危险范围,落实针对性监测预报措施,进行重点区域的综合治理,降低冲击危险。 三、冲击危险的监测预报技术 1、经验类比 经验类比法是预测采区或工作面冲击危险程度和区域的常用方法。工作面开采或巷道掘进前,利用经验类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