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压卷之作,是元杂剧中最优美宏伟的大型喜剧,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作品。它的故事题材取材于公元9世纪唐人元稹的传奇《莺莺传》(亦名《会真记》),后来经过金代董解元的扩充、改编,写成《西厢记诸宫调》(后人习惯上称为《董西厢》),使故事有了全新的面貌,成为青年男女“自主婚姻”的赞歌。到了元代,王实甫又根据《董西厢》,把崔张的爱情故事改为杂剧,为《西厢记》这部古典喜剧的创作做了最后的定型,使之成为古典戏剧园地中的奇葩。 故事还得从普救寺说起.普救寺里,风流倜傥的才子张珙和具有倾国倾城之貌的贵族小姐崔莺莺不期而遇,一见钟情.后来,叛将张飞虎要抢走莺莺做压寨夫人,崔莺莺的母亲——老夫人百般无奈之下许下诺言:谁能从虎口救出莺莺,就将女儿许配给他.张珙连忙请来八拜之交武状元杜确帮忙,杜确一举击退了贼兵.可老夫人却变了卦,她说:我堂堂相国府怎可以容你这个白衣女婿 你们还是以兄妹相称吧!张珙气得生了病,崔莺莺对自己的母亲也是又怨又恨.在月色溶溶的夜晚,张珙弹琴向莺莺表明心意, 莺莺听出了琴声中的相思之意,深受感动.于是,在红娘的帮助下,几经周折,终于私下里成了婚(佳期).老夫人知道后,勃然大怒,又支了一招:“张珙,你赶紧进京赶考,咱三代不招白衣女婿!”于是,在暮秋季节,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一对心爱的人儿在长亭别离。崔老夫人的侄儿郑恒本与莺莺有婚约,从京城赶到河中,前来迎接,闻得表姐已嫁与张生,不胜愤恨,遂编造张生已被卫尚书家招赘的谎言,欲使莺莺改嫁给他。这时恰好张生状元及第,回来迎娶,白马将军同时赉旨前来,为崔、张二人主婚。郑恒自知有罪难赦,触树自尽。云开雾散,有情人终成了眷属,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爱情颂歌。 《西厢记》全剧共五本二十一折 , “长亭送别”选自原作的第四本第三折,是《西厢记》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段之一。 这一折写张生赴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千里长亭,碧云漫天,黄叶满地,西风阵阵,北雁南飞,一片萧瑟景象。莺莺和泪相送,叫他无论得官与否,早早回来,千万不要停妻再娶。细腻刻画了莺莺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表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突出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强化了全剧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 * 兴盛于元代的一种诗歌形式 小令 套数 散曲: 杂剧: 13世纪初叶在中国北方大都(今北京市)、平阳(山西省临汾县)等地兴起的戏曲艺术(北曲),在金院本与诸宫调基础上综合其他伎艺而成,盛行于元 。 (词余) 元曲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小令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郑光祖:《倩女离魂》 白朴: 《墙头马上》 中国四大名剧 王实甫:《西厢记》 汤显祖:《牡丹亭》 孔尚任:《桃花扇》 洪昇: 《长生殿》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角色 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剧本的构成: 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 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 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 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