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四字成语.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四字成语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一 (啧有烦言)是什么意思? 啧:争辩;烦言:气愤不满的话。形容议论纷纷,抱怨责备。 (啧有烦言)出自哪里? 《左传·定公四年》:“会同难,啧有烦言,莫之治也。” (啧有烦言)词语辨析: (啧有烦言读音):zé yǒu fán yán。 (啧有烦言的近义词):怨天尤人、怨声载道。 (啧有烦言的反义词):交口称誉、口碑载道。 (啧有烦言用法):作谓语、宾语、分句。 (啧有烦言)如何造句: 1、人们对政府官员啧有烦言,认为他们在净化空气方面无所作为。 2、对这件事的处理,大家啧有烦言,但他并不在意。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二 (一箪一瓢)故事的主人公: 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一箪一瓢)是什么意思?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一箪一瓢)出自哪里?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箪一瓢)词语辨析: (一箪一瓢读音):yī dān yī piáo。 (一箪一瓢的近义词):箪瓢陋巷。 (一箪一瓢用法):作定语、状语。 (一箪一瓢)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特别喜欢他的学生鲁国的颜回,他出身贫寒的家庭,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俭朴生活,但他十分谦虚,知过必改,从不犯第二次同样的错误,待人十分热情。孔子自豪地说:“自吾有回,门人益亲。”可惜他只活了32年。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三 (竹头木屑)故事的主人公: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 (竹头木屑)是什么意思? 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竹头木屑)出 处 宋·郑樵《上宰相书》:“竹头木屑之积,亦云多矣,将欲一旦而用之可也。” 《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 (竹头木屑)词语辨析: (竹头木屑读音):zhú tóu mù xiè。 (竹头木屑的近义词):武昌剩竹。 (竹头木屑的反义词):鸡毛蒜皮。 (竹头木屑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竹头木屑)典 故 陶侃,字士行,东晋鄱阳人,后来迁居庐江浔阳,是晋末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曾祖父。由于他为西晋统治者“一贯尽忠”,从县吏一直做到荆、江二州刺史,并掌管其他六州军事,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人物。但他戎马生涯四十余年,却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还经常勉励部下珍惜一草一木,为国为民多做贡献。 陶侃少时家境贫寒,父亲病后,全家只靠母亲一人纺线织布维持生活。为了培养他,母亲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他十六岁时,在县里谋到一个小吏的职位,负责管理鱼池。刚上任不久,他就给母亲弄回去一坛腌鱼,这是当时人们喜欢吃的东西。但他母亲很生气,把腌鱼封存不吃,并且责备他说:“你拿公家的东西送我,不但不能使我高兴,反而让我替你难过!”母亲的话使陶侃十分羞愧,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拿过公家的东西。 有一年,在荆州刺史的任上,因战备需要造一批战船,陶侃常去现场视察督导,发现大量的剩竹头和木屑扔得到处都是,觉得很可惜。这些东西本来都算是废物了,陶侃却叫人全部登记收藏起来。别人见他这样做,心中都暗自好笑。后来,一次新春集会,恰逢雪后初晴,厅前泥泞难走,陶侃便叫人把木屑拿出来铺在地上。这时,微不足道的木屑发挥了作用。 有一次,东晋大将桓温要去讨伐蜀地,事先需要赶造不少船只,船板锯好了,但缺少竹钉,没法把船身装起来,陶侃便叫人把藏着的竹头取出来送给桓温,削成竹钉,船便装起来了。陶侃不但提倡节俭,而且非常反感那些毫不珍惜财物的人。一次,他去郊区,看见一个人拿着一把没有成熟的青稻穗,就问他为什么这样,那人说没什么,随手采的。陶侃很生气,训斥道:“你自己不种庄稼,还去糟蹋别人的!”当即把那个人抓起来教训了一通。 公元315年,陶侃率兵击败杜弢的反晋武装,又攻克长沙,声威很大,权臣王敦因猜忌他,解除了他的兵权,陶侃被贬为广州刺史。因为公务少,陶侃一下子成了无事可做的闲人。但他并没有放纵自己,每天早晨把一百块砖搬到书房外面,晚上又搬进书房,天天来回地搬进搬出,常常累得满头大汗,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用意。有人不解,甚至笑他,他却正色道,“我正当壮年,总有一天要平定中原,报效国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