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雨果的励志故事
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中午,十六岁的雨果路过巴黎法院门前的广场,猛然发现一群人吵吵嚷嚷的围在那里。雨果挤进去一看,只见一个衣服褴褛的姑娘被绑在粗大的木桩上。她脖子上锁着油黑发亮的铁圈,头上钉着一个告示,她的脚下搁着一盆烧得通红的炭,炭火里插着一把木柄烙铁。雨果正要看告示,突然听见教堂里的钟声敲响了十二下。一个赤裸上身的汉子走到姑娘身后,解开姑娘背上的绳子,让她的背一直袒露到腰部,然后拿起烧的通红的烙铁,迅速地从姑娘的肩上往下烙。白色的烟雾冒了起来,姑娘的惨叫声夹杂着焦臭味儿在空中回荡,雨果赶紧闭上了眼睛。
这一人间惨剧正是当年残暴社会的缩影,在雨果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四十多年后,雨果在给友人的信中还心有余悸地说:“在我的耳朵里仍然响着那被折磨的女子的惨痛的呼喊——在我心灵上永远不能磨灭的呼喊。”我们在雨果的小说人物身上,常常可以发现这一可怜女子的影子。
1830年2月25日晚上,巴黎的法兰西剧院正在上演雨果的浪漫新剧《欧那尼》。可是舞台下却乱成了一团糟:喝彩声、掌声、争吵声、斥责声和嘘声此起彼伏,闹得不可开交。保守的反对派说:“你的舞台一会儿是西班牙广场,一会儿是德国城市,难道西班牙距德国就这么几步吗?”因为根据迂腐的古典主义原则,一个舞台就只能代表一个地方。拥护雨果的大都是开明的年轻人,他们中有文艺家、音乐家、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家,其中还包括法国另一位文学巨匠巴尔扎克。保守派收集了全院的垃圾,爬上屋顶向雨果的拥护者劈头倒下。巴尔扎克就挨了一个白菜根。可这些义愤填膺的年轻人毫不屈服,拼命为演出叫好。他们人数不多,却以一当十,把保守阵营冲击的落花流水。
《欧那尼》的成功上演,标志着法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决定性胜利。
你见过这样一幅漫画吗?一位意气风发的作家,高高地骑在飞马上。马尾巴上坐着一群作家,因为能跟随先驱,脸上洋溢着兴奋和自豪的神情。飞马后面,有的作家徒步追赶,累得气喘吁吁;有的望着风驰电掣的飞马,仰天长叹。
漫画上引领一代风骚的先驱者是谁?他就是法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文学家、社会活动家维克特·雨果。雨果十三岁开始写作,十五岁就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褒奖。一生著有大量诗歌、小说、戏剧和文学理论作品。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戏剧《欧那尼》等。
在剧院后,雨果另迁新居,潜心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创作。一年后,一部浪漫主义杰作诞生了。这部小说写巴黎圣母院教堂的副主教企图占有街头卖唱的少女爱斯梅哈尔达,没能如愿后就诬告她为杀人凶手,让她被判处死刑。圣母院相貌奇丑的敲钟人加西莫多劫法场将爱斯梅哈尔达救出,并藏在圣母院中。可教会却诬陷爱斯梅哈尔达是女巫,法院决定予以逮捕。流浪汉和乞丐们闻讯纷纷赶来围攻圣母院。混战之中,副主教劫持爱斯梅哈尔达并威逼她屈从于他,在遭到拒绝后,便将她交给官兵判处绞刑。愤怒的加西莫多将监刑的副主教推下楼顶摔死,他最后也自尽于爱斯梅哈尔达的坟前。
《巴黎圣母院》情节紧张曲折,充满着积极浪漫主义色彩,反映了中世纪封建专制的黑暗现实,揭露了反动教会的荒淫和虚伪。小说一出版,立即轰动了法国乃至世界的文坛。
《悲惨世界》则是雨果花费了近二十年时间创作的另一部浪漫主义巨著,全书共五部。小说主人公冉阿让因为生活所迫偷了一块面包,却被判处五年苦役。四次逃跑不成,反被加刑至十九年。获释后冉阿让又偷窃主教银器,结果被主教感化,于是改名马德兰,经营工业,同情穷人,做了不少改良社会的好事,最后被选为市长。不久冉阿让被新任警长沙威认了出来,被迫向法院自首,再次被捕。机智的冉阿让从狱中逃出,履行自己的诺言,重金赎出被迫害致死的芳汀的女儿柯赛特,隐居巴黎。柯赛特长大后与青年马吕斯相爱了,马吕斯后来参加了共和党人的起义。冉阿让为了促成他们的婚事,冒着生命危险去找马吕斯,却和仇人沙威狭路相逢。他以德报怨,放走了沙威,使沙威羞愧自杀。起义失败后,冉阿让将重伤的马吕斯救了出来,在成全了马吕斯与柯赛特的婚事后溘然长逝。
《悲惨世界》以丰富多彩的笔触,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场景,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社会道德和法律制度,成为了一部具有史诗般风格的巨著,在世界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政治上,雨果是一个人道主义者。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他在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斥责法兰西和英吉利是“两个强盗”,“将受到历史的制裁”。雨果,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普法战争中法国失败,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法国重建了共和国政府。雨果从海外归来,报名参加了国家近卫军,这时他已经六十八岁了。雨果还用稿酬捐助了近卫军两门大炮,其中一门就命名为“雨果”。
不久雨果因事到了比利时,这时巴黎爆发了震惊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巴黎公社”起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