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布依族的民间故事传说
布依族自古以来多居位于江河、溪流沿岸的平坝上,以种植水稻为业,素有“布依水乡”和“水稻民族”之称,农业生产在布依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六月六”布依语谷称“庚香陆”、“敬盘古”。相传在远古时代,布依族祖先“盘古”发明了水稻种植技术,但是,他清苦贫寒,孑然一身,后来认识了海龙王的女儿并结为夫妻,一年后生一个儿子,名字叫新横,新横长大后因冒犯了母亲,使母亲不愉快而返回龙宫。其父“盘古”续弦。一年后的六月初六“盘古”命终谢世,新横继承父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年年获得丰收,尽管这样,其后母仍然对他横加虐待,新横不服,便托梦给已故父亲并告到天庭,要毁掉水稻,绝其工技,以断后母生路。新横的后母只好认错,表示每年的六月初六率子孙杀鸡、包粽粑、染五色糯米饭,敬祭盘古。得到新横谅解,才使水稻种植技术延续至今。布依后人为纪念盘古之恩,每年农历六月初六盘古谢世日,以各种形式祭奠盘古,天长日久,便形成了传统民族节日。
“六月六”又称“敬秧苗”、“敬青苗”、“敬谷神”。相传谷神是由自己的老祖先演变而来,因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老人一代接着一代的死去,而布依族供奉祖先的杯盏是一成不变的,“千人共杯,万人共盏”,老祖先在家神中一代一代被取代,已无享受供品地位,只好让到田边地角给子孙守护田业,成了庄稼的守护神、丰收神,即“谷神”。还有传说杀鸡祭田,用鸡血淋纸马插于稻田出入水处或田中央,意为雄鸡吃尽蝗虫,粮食丰收,马驮不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布依人都要在本村集会,举行对歌比赛,同时还举行其他一些样式的民俗活动,也是人们交朋结友,更是青年男女浪哨的好机会。贞丰县于1978年在岩鱼举办全县性的布依族歌节之后,每年参加歌节的人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质量越办越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贞丰“六月六”布依族歌节移至省级风景名胜区三岔河,活动内容也由单一的布依山歌、古歌比赛发展为布依歌舞、器乐演奏、少数民族服饰、布依婚俗、地方土特产品集中展示展销等的民族节日,也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隆重节日。2021年以来,歌节改为布依族风情节,仅2021年“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举行的招商引资签字仪式上,共签约项目29个,签约资金达23亿元。“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促进了地方三个文明的建设和经济的繁荣,此风情节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州白水河上游有个富饶的坝子,名叫坡五担,汉名扁担山。这里四面环山,只有几个山口通到外面,道路险峻,易守难攻。居住在这块肥沃土地上的,都是布依族人民。从前,勤劳勇敢的布依族人,不愿受统治者残酷剥削,就组织起来,抵抗官家的压迫。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横征暴敛,逼得人民纷纷起来反抗。坡五担的布依族人为了生存,男人们就日夜轮流去山口守关把口,防备兵匪盗贼进山来骚扰抢掠。田地里的庄稼活路,全靠妇女们做。
六月里,太阳象火一样晒着大地,白水河谷变成了一个大蒸笼。田坝上,秧苗和杂草一起风长,大地都晒得裂了缝。
妹竹天不亮就起来,连头也来不及认真梳理,连饭也顾不上吃,就用花背扇把娃娃背起,挑了桶就出门了,一边走,还一边给孩子喂奶。
这时,各寨的布依族妇女,也都先后扛锄挑担上山了。好长时间不下雨,地里的包谷都干巴了,杂草丛生。妹竹挑水泼地,到太阳正顶了,才想起丈夫阿戎在南山守山,还没有吃饭,她要回家做饭给男人送去。
妹竹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好媳妇。她从地里回来,一边走一边想,阿戎这时一定饿坏了,假若昨天多送一点饭过去,现在就不用饿肚子了。可是,这么热的天,头一天煮的吃不完,第二天就馊了,送多了放不长。
一想到阿戎饿肚子,妹竹忘记了自己从早晨开始就滴水未沾。她一路走,一路摘了许多竹叶,回来以后切了一大块腊肉拌在一大锅糯米饭里,还放了许多佐料。用竹叶包了三包,送到南山。她把竹叶包的熟糯米饭交给阿戎,说:“田里的活很忙,阿戎你守山又离不开。这些竹叶糯米饭你留着,等到饿了好充饥。”
阿戎把竹叶包收下,把妻子的热心热肠收下,饿了,他把竹叶糯米饭拿出来和大家分着吃。
妹竹留下的竹叶包糯米饭很香,人人夸奖妹竹的方法好。于是,第二天六月六,守山的男人们都叫家里人学着妹竹的样子,用竹叶包了糯米饭到山上去吃。从此,不论兵荒马乱的岁月,还是太平盛世,扁担山的布依族人都去摘了竹叶或者高梁叶,包上糯米饭腊肉、酥麻等,煮熟了带到山上去吃。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不知哪年哪月,作恶多端的孽龙挣脱阴曹地府的束缚,带着龙子、龙孙窜到下五屯大坝肆无忌惮地荼毒生灵,践踏庄稼。
居住在这里的布依族人民无不痛心疾首,但战胜不了孽龙。孽龙大施淫威,要人们每年送一对童男童女给它。善良的人民惊呆了。龙公又将它庞大的身躯盘
文档评论(0)